-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所谓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意义的问题,就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随着世界矛盾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时代主题也会发生转换。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 1.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国际形势的分析 (1)二战后至建国前夕 毛泽东通过对国际形势的冷静观察,正确地得出了战争危险虽然存在、但世界和平力量将压倒战争力量的结论;大胆预测出,对峙的美苏迟早会达成某种妥协,从而避免爆发战争。之后,提出了著名的“中间地带”的观点,为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辟了道路。 (2)建国初至60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战争与和平这两种力量的消长情况,提出了战争,特别是原子战争有可能被推迟或被制止,和平可以得到维持的观点。 50年代中期,毛泽东提出要把交朋友的重点放在亚非拉三大洲的新兴国家。 中国积极主动地发展同新兴的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形成了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二次建交高潮。 (3)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 毛泽东决定调整我国的外交战略,争取打开中美关系,摆脱与美苏同时对抗的局面。 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终于结束了中美长达二十二年严重对峙的僵局,打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为实现中美建交铺平了道路。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我国的国际交往迅速扩大,出现了第三次建交高潮。 1974年2月, 毛泽东完整地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 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邓小平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有过多次比较深入的分析,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判断。 他科学地揭示了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揭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要依据 第一、当今世界上有资格打世界战争的只有美国和苏联,尽管它们的争夺相当激烈,但都尽量避免迎头相撞。 第二、美苏两国的全球战略部署都没有完成,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第三、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包含四个方面 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 (2)什么是和平与发展 和平问题,就是邓小平同志讲的东西问题。尽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没有消除,和平问题仍未完全解决。但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第一,维护世界和平是各国人民的愿望。 第二,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第三,世界经济的高度国际化与一体化,为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发展问题,即邓小平同志讲的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东西南北问题中的核心问题。 第一,发展问题是制约世界经济和繁荣的症结所在。 第二,南北贫富差距的状况使解决发展问题显得尤为紧迫。 第三,发展问题是影响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大问题。 (3)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国际形式的判断 第三代领导集体认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全球化与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这是国际形势发展的主流,也是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观察国际问题制定内外政策的基础。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 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第一,世界力量的分化组合使世界格局多极化初见端倪。 第二,大国间关系的调整为多极化格局奠定了基础。 第三,区域性、洲际性合作组织的产生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 第四,发展中国家实力的增强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所谓经济全球化,就其本质来说是由于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使国际分工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开始大规模地突破国家、民族界限,各国经济逐渐融为一体的历史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全球化 一个白领人从早上7点起床到晚上11点就寝的普通一天。7点:在摩托罗拉叫早中醒来;7点至7点20分:高露洁、佳洁士,吉列;7:20到7:50分:雀巢、高乐高;7:50到8:50分:别克、雪铁龙;9点至18点:IBM、诺基亚、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红豆词简谱曲谱.pdf VIP
- 标准图集-05SFJ05 防空地下室室外出入口部钢结构装配式防倒塌棚架建筑设计.pdf VIP
- 浙江国企招聘-2025浙江萧然绿色发展集团有限公司II类岗位招聘6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5年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pdf VIP
- 12J3-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整理版本.).pdf VIP
- B∕T 1800.1-2020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线性尺寸公差ISO代号体系 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高清版).pdf VIP
- 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ocx VIP
- 人物常规运动规律.ppt VIP
- 2025年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卷附参考答案.docx VIP
- 金太阳内蒙古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联考含部分答案(9科试卷).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