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智慧乐园下答案智慧园下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智慧乐园下答案智慧园下答案

第1课 繁荣一时的隋朝 一、课堂训练 1.A 2.D 3.C 4.D 5.C 二、课堂达标 1.B 2.B 3.D 4.A 5.B 三、知识拓展 1.(1)胡曾认为,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他对大运河的开凿持否定态度。 (2)皮日休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利大于弊,因为数百年后南北往来仍然依赖它。他对大运河的开凿基本持肯定态度。 (3)同意胡曾的观点。理由是:第一,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除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外,主要是为了隋炀帝巡游江南、炫耀天子威严提供条件。大运河开通后,他就迫不及待地多次乘龙舟游江都,正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大运河的开凿正是隋炀帝暴政的体现。第二,大运河的开凿和隋炀帝巡游江都都役使了大量的民力,也消耗了大量的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以至在大运河建成的次年就爆发了农民起义。在隋末农民起义的波浪中,隋亡了。因此,人们说隋亡于此河是有道理的。 同意皮日休的观点。理由是:第一,隋朝开凿的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的交通和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第二,大运河的开凿,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在以后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它都占据了南北交通大动脉的地位。它是古代运河之最,在世界历史上闪耀着璀璨的光芒。虽然大运河的开凿也有加重人民负担的一面,但这是任何一项大的工程都难以避免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也不为过。第三,如果大运河凿通后,隋炀帝立即与民休息,或许隋亡的事就不会发生。第四,隋朝的灭亡是隋炀帝众多暴政的综合结果,并非只是因为开凿大运河所致。 四、知识链接 2.(1).提示:大运河开凿要解决河流中泥沙的淤积问题大运河要充分利用天然水道和人工运河等。 (2).“南水北调”工程的总体规划是:东线沿大运河把长江水引入华北;中线把丹江口水库的水引入华北;西线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 我们可做的事情是学习知识,准备为“南水北调”工程贡献力量;宣传“南水北调”工程,珍惜水资源,动员更多的人关心这件大事。 (3).现在,人类的沟通交流除了发展交通、加强联系与直接接触外,还通过互联网联系。 第二课 贞观之治 一、课堂训练 1.D 2.C 3.D 4.A 5.B 二、课堂达标 1.D 2.C 3.B 4.A 5.B 6.D 7. (1)以民为本,重视农业(2)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三、知识拓展 1.(1).唐太宗 (2).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载船行走,也能把船掀翻。 他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意在注意调整通知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 应该密切联系群众,关心人民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反映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体现在北京各族尊奉他为“天可汗”。 (4).指魏征,重用的人才还有房玄龄,杜如晦。 2.文物专家是根据铜镜背面的铸字判定铜镜是假文物的,因为贞观时期是627—649年,不会存在“贞观29年”之说。 第3课 “开元盛世” 一、课堂训练 1、D 2、C 3、B 4、A 5、D 6、B 二、课堂达标 1、A 2、A 3、D 4、C 5、C 6、A 7、B 8、(1)唐玄宗前期。(2)稻米、粟米。(3)古代人口的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现在人口的增长要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可持续发展)。 三、知识拓展 1.(1)唐玄宗。前期进入盛世,后期由盛转衰。启示提示:(可各抒己见,自由发挥,但要言之有理)略。 (2)提示:唐玄宗本人的励精图治;前代奠定的基础;劳动人民的创造;中外文化的交流。 (3)言之有理即可。参考答案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课堂训练 1.A 2.B 3.D 4.C 5.C 课堂达标 1.B 2.A 3.C 4.D 5.A 6. ( l )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 2 )形象地刻画出进士登第的困难,同时也说明科举制是士人出仕的途径,也是统治者控制知识分子的手段。( 3)状元。( 4 )说明进士及第是一种很高的荣誉。 拓展探究 1.科举制以前,以出身和门第来选拔官员,造成门阀政治的产生,削弱皇权,也不利于选拔人才;而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既改善用人制度,打击门阀势力,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科举制还影响了邻国。 2.提示:如果我是一个唐朝时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应积极准备考试,注意在诗赋方面夺下功夫,加强习作。唐朝的文学界、教育界将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一、 课堂训练 1、A 2、B 3、D 4、 A5、D 二、课堂达标 1、D 2、A 3、C 4、A 5、D 6. 材料题 答:①唐太宗;天可汗 ②自古以来都只重视汉族,看不起少数民族,我都一样爱护他们。 ③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