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课件解析
* 第2课时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一、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1.金属与酸的反应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2.金属与水的反应 (1)钠与水的反应: ①反应现象及解释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 2NaOH+H2↑。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2)铁与水的反应:通常铁与冷水和热水均不反应,但铁可与水蒸气反应。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二、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铝分别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的对比实验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1.钠与水的反应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A.钠的熔点较低 B.钠的密度比水的小 C.钠的硬度小 D.钠有很强的还原性 解析: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可归纳为“浮”“熔”“游”“响”“红”,其中“浮”说明钠的密度比水的小,“熔”说明钠的熔点低,“游”“响”说明钠与水反应剧烈,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无法证明钠的硬度大小。 答案:C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2.在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放有两个烧杯,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当分别向两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铝(铝是足量的)充分反应后( ) A.天平保持平衡 B.左高右低 C.左低右高 D.无法确定 答案:C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重难点 钠、铝分别与水、酸、碱、盐溶液的反应? 实验:将相同大小的钠和铝分别与水、盐酸、NaOH溶液、CuSO4溶液反应,观察实验现象。 讨论探究? (1)将大小相同的钠分别加入稀盐酸和水中,钠与稀盐酸反应更剧烈,试分析其原因。 (2)将有关钠的实验和有关铝的实验相比,现象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重难点 探究提示:(1)钠与盐酸或水反应,实质是钠与H+反应生成H2,盐酸中H+浓度远大于水中的H+浓度,所以钠与盐酸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剧烈得多。 (2)钠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气体,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而铝放入水中无现象;将钠和铝分别放入盐酸中,均能发生反应,并伴有气体产生,钠较铝反应剧烈;将钠与铝分别放入NaOH溶液中,均能发生反应,且均有气体产生,钠反应更剧烈;将钠加入到CuSO4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NaOH再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沉淀,不会置换出CuSO4中的Cu。而将铝加入到CuSO4溶液中,铝不与水反应,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上述实验说明钠比铝活泼。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重难点 1.钠与酸、碱、盐溶液反应的实质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重难点 2.铝与酸、碱、盐溶液反应的实质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重难点 题型一、钠与水、酸、碱、盐溶液反应的应用 例题1将适量金属钠投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但无沉淀生成的是( ) A.HCl B.饱和NaOH溶液 C.FeCl3 D.CuSO4 解析:钠与水溶液反应均放出氢气。A项发生的反应为2Na+2HCl 2NaCl+H2↑,只有气体放出,无沉淀生成;B项中NaOH溶液是饱和溶液,投入钠后,消耗水,析出氢氧化钠晶体;C项中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还能进一步与FeCl3反应产生氢氧化铁沉淀;D项中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还能进一步与CuSO4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 答案:A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重难点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重难点 成功体验1 有一位学生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有煤油和水的试管中(煤油和水均足够多),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钠浮在试管中的液面上 B.钠沉入试管底部 C.钠没有变化 D.钠处于煤油和水的交界处,上下浮动 解析: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大,但比水的小,与水反应生成的H2会使钠在煤油和水的交界处上下浮动。 答案:D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重难点 题型二、铝与酸、碱、盐溶液反应的应用 例题2导学、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1∶2,则加入的铝粉质量为( ) A.5.4 g B.3.6 g C.2.7 g D.1.8 g 解析:由2Al+6HCl 2AlCl3+3H2↑,2Al+2NaOH+2H2O 2NaAlO2+3H2↑可知,若两份等质量的Al都完全反应时,生成H2的量相等,消耗HCl与NaOH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实际上HCl、NaOH同为0.3 mol,且已知生成H2的体积比为1∶2,所以发生反应时分别为HCl不足,Al过量;NaOH过量,Al不足。与0.3 mol HCl完全反应的Al为2.7 g,则由生成H2的体积比为1∶2可知,反应的Al的质量之比也为1∶2,即与NaOH溶液反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选考部分解析.ppt
-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八散文阅读解析.ppt
-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四扩展语句解析.ppt
-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六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解析.ppt
- 2015高考二轮语文全国第3专题——论述类文章阅读解析.ppt
- 2015~2016学年太仓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初三化学解析.doc
- 2015高考语文总复习《语言表达得体》课件解析.ppt
- 2015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我来阅卷之(三)课件解析.ppt
- 06第六章矿井开采设计讲诉.ppt
- 2015齿轮课件PPT解析.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2.9饱和蒸汽空气的湿度课件解析.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1.2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课件解析.ppt
- 2016-1(第一章绪论)解析.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2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课件解析.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16项脊轩志课件解析.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课件解析.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3.1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课件解析.ppt
- 2016-2017年度继续教育测试题(五)解析.doc
- 2015-2016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讲诉.doc
- 2015-2016学年湖北省襄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讲诉.doc
最近下载
- 《心理健康讲座》ppt课件(图文).pptx
- 初中英语话剧7-8个人物的剧本.doc VIP
-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七单元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练习题(无答案).doc VIP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知识培训.pptx VIP
- 二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详).docx VIP
- 第2课 使用数字设备 教案 义务教育人教版信息科技三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DLT5161表格大全(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和评定规程).pdf VIP
-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策略研究.pptx VIP
-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说课.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