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园暴力成因及对策析校园暴力成因及对策分析
校园暴力成因及对策分析
12建3 杨紫兰
案例一:2006年10月12日晚,福清市职业技术学校发生学生打群架事件,打斗中一名2006级新生陈航被人用刀捅死,另有两人受伤。据透露,12日中午双方不知什么原因起争执,死者陈航骂了犯罪嫌疑人一句“傻瓜”,犯罪嫌疑人耿耿于怀。当晚洗完澡后,两个宿舍打起了群架,打斗中,陈航被犯罪嫌疑人用水果刀刺中胸部最终不治身亡。
案例二:2012年4月25日下午,福清宏路环岛附近,福建侨兴轻工业学校的一年级学生王某被捅伤,送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而凶手则是同校同学。经查,翁某在事发前两天与同校学生王某、倪某等人因吵架结怨。当天14时许,翁某与王某、倪某等人在路上相遇后,发生打架斗殴。翁某持刀将王某、倪某捅伤。王某因胸部等处被捅伤抢救无效死亡。
当这样一个又一个触目惊心的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出现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时,校园暴力,这几个令人无法忍受的字眼,不得不再一次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发生在我国中小学的校园暴力事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频繁出现的校园暴力事件让老师操心、家长担心、社会痛心,同时使很多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伤害,也破坏了校园和谐、安宁的育人环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日趋严重的校园暴力现象,对其成因和预防措施给予了积极的探究。
一、校园暴力的表现形式
发生在中小学的校园暴力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可谓五花八门。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索要、敲诈、抢劫财物,不给就拳脚相加,威逼利诱;二是以大欺小,以强欺弱,以众欺寡,用暴力手段争当“老大”;三是很多学生对校园暴力敢于反映却不敢反抗;四是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五是校园暴力频发区域是校门口、操场、厕所;六是校园暴力涉案人员多为特殊家庭学生,尤其是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学生。
(一)个人方面:
1、享乐主义,需要金钱时,用暴力向他人索钱,满足个人需求。
2、仗着认识一些帮派大哥人物,有靠山而欺辱人。
3、被不同帮派吸收,凑钱孝敬老大,或为组织筹钱,进行恐吓勒索。
4、电视,电影暴力动作,幻想自己当老大而耍狠,或以暴力解决人际间的磨擦。
5、感觉家庭前缺亲情温暖,学校缺少真情、社会功利有无情,因而反抗家庭、社会、学校,胡作非为,铤而走险。
6、学校过渡的容忍和姑息、加上社会的过渡保护,使多数的青少年形成温室的花朵,只知收获而不知耕耘;只要享受权利,却不愿去尽义务和责任;过分自我中心而无法尊重他人;号争辩或强词夺理,面对困难不愿解决,只知反抗逃避,使得与父母、师长或非我族类的朋友冲突不断。
7、此时的青少年情绪控制能力不如成人来得控制自如,在遭遇情绪不稳定、挫折或攻击时,往往会失控而实行暴力,以发泄自己不愉快的情绪。
8、自信不足,耳边的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互动来往,整日沉默寡言,与外界隔绝,缺少同样的良性刺激,是值得令人正视的问题。
,9、缺乏适当的沟通技巧,说话长常经修饰脱口而出,甚至习惯以骂人的方式互动,令人感到难堪而引发冲突。
10、缺乏成就感的一种转移,学业的挫败、师长中的危险分子、生活中的不如意,只有以打架等暴力行为来压过别人的气势,已获得赢的优越感,证明自己不使用
11、以暴制暴,有时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被冤枉,觉得难以忍受及不平衡,所以选择暴力解决,或认为自己长大了,可以承担责任,所以常喜欢替人抱不平,以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的。
(二)、家庭方面:
1、父母和家庭因素与暴力行为问题有关的包括:父母的健康情形、管教方式、或亲子互动关系等。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督促孩子上学,导致孩子到处游荡,结交不良友伴,生活缺少重心,学习没有目标。
2、管教方式不当:如过于严格易导致反抗攻击;过于柔弱易养成子女说谎或欺骗行为;放任不管则易使子女任性、放肆;期望过高易造成子女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父母管教态度不一致,则易使子女无所适从而紧张不安或投机取巧;父母(棒下出孝子)的打骂方式,易使孩子学会以武力解决问题。
3、亲子关系疏离:在冷漠、拒绝的家庭关系中,子女情感的舒解与进化、处理情绪问题的行为模式,将受到不良的影响。如与人保持距离、以冷漠猜忌的态度对待他人,如此与人很难建立亲密的关系,将使其一直生活在不快乐的阴影下。
4、破碎、单亲家庭:根据以往研究,自幼失去父或母亲,会造成缺乏性别认同之人格发展上的困难,不论国內外的调查均发现:暴力青少年属于破碎家庭的比例较一般的为高。家庭教育功能不彰:父母对子女态度形成影响比父母给子女的遗传因子影响更大。因此,如何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应是每一为人父母者关心的首要问题。
5、贫困、失和家庭:国內外调查均显示:青少年暴力犯罪来自贫困家庭的比例较高。另一方面,夫妻常久不和会造成子女紧张不安、阻碍其正常情绪的发展,促使其向家庭外寻求补偿,往往因结交恶友或忌妒或攻击他人以为补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系统动力学》全套教学课件(共15章完整版).pptx
- 数学必修一导学案全册:必修一导学案与练习全册.pdf VIP
- [兴安盟]2024年内蒙古兴安盟盟直事业单位引进人才35人 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详解.doc
- 律师业务档案卷宗封面格式——司律通字(1991)153号.docx
- 2024年新改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精编版) .pdf
- YDT 2319-2020数据设备用网络机柜.pdf
- 2025年《可爱的中国》新疆地方教材(小学版)教案范文.docx VIP
- 《星巴克的中国市场营销策略分析的调查报告》3100字.pdf VIP
-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x VIP
- 施工图说明模板及样图-建筑.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