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植物资源化学总结植资源化学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资源化学总结植资源化学总结

第一章 绪论 植物资源的概念: 广义:植物资源是地球上或生物圈内一切植物的统称。植物是自然界的第一生产力,是人类维持和延续生命的基本物质条件。 狭义:经过人类生活或生产实践活动,筛选出来的某些植物种类,可为人类提供各种原料,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具有生产价值的再生资源。 次级代谢产物: 国内外植物资源化学发展概况:前景很好。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资源保护: (1)在思想认识上,要牢固树立资源保护和永久持续利用的意识; (2)在开发利用某种资源植物的同时,采取传统的方法建立生产基地,通过选育、引种驯化或 组织培养生产大量苗木。进行大面积人工栽植以促进资源再生; (3)采取公司+农户模式,由公司支持、组织和指导农民栽培其所需资源植物; (4)利用植物细胞体系,应用先进的生物技术生产各种次级代谢物质。 5、植物资源化学在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意义 我国为天然药物大国,但在世界植物药市场 仅占2%左右的份额 我国山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6.1%,蕴含着丰富的植物资源 掌握《植物资源化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6、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章 植物化学成分的预试 预试方法 1、系统预试--应用一些简单的定性试验,对植物中所含各类化学成分作全面检查 ; 2、单项预试--有重点的检查某类成分或某药效成分 。 3、它们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度的不同,分成数个部分,如水溶性、醇溶性及石油醚溶性等部分,然后进行各种定性反应。有时可进一步结合化合物的酸碱性不同,采用酸或者碱处理,使其再为含酸性、含碱性及含中性的化合物部分。 各部分的沉淀反应或显色反应可在试管或滤纸片上进行,也可用层析法,然后根据各化学反应的结果,进行分析判断,以了解可能含有那些类型的化学成分。 第一节 预试目的和对样品的感官观察与判断 十大次级代谢产物-生物碱类、黄酮类、甾体类、糖苷类、苯丙素类、醌类、萜类、鞣质类、脂质类和挥发油类 一、预试目的--植物体内存在哪一类或哪几大类成分 二、感官观察与判断 1、植物材料的产地、生物学特性和分类学鉴定等。 2.颜色:断切面-橙黄,棕黄色(羟基蒽醌类) 、白色粉屑(淀粉或糖) 3. 嗅觉:若断面有油点并伴有特殊香气,除可能含油脂外,还可能有芳香油、香豆素、内酯和某些挥发性成分存在。 4.味觉 味苦--生物碱、糖苷类、苦味物质 收敛性涩味--鞣质 甜味-糖类、甘草皂苷存在 酸味且凉爽--柠檬酸、苹果酸等 预试溶液的制备 1、 水提取液——糖、多糖、有机酸、皂苷、酚类、鞣质、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2、 乙醇提取液——酚类、鞣质、有机酸、香豆素、强心苷、黄酮、蒽醌、甾体…… 3、 5%HCl-乙醇提取液——生物碱 4、 石油醚提取液——甾体、萜类、脂肪油…… 第二节 定性鉴别的一般原理 鉴别注意事项 1、根据各成分不同性质,选用适宜的溶剂提取,以保证各成分能被提取出来。 2、检品提取液的浓度应足以达到各该反应的灵敏度。 3、待检测样品提取液的酸碱度(pH)值应不致影响鉴别反应中所需要的pH值。相差甚大时应事先调节。 4、提取液较浓时,常易影响观察鉴别反应的效果,此时可适当稀释,或进一步提纯。 5、鉴别反应时应注意防止多类成分的相互干扰,以免出现假阳性,或颜色不正等情况、 6、在鉴别试验中,如果某一类成分的几个鉴别反应结果不一致时(即有的呈阳性反应,有的呈阴性)则应进行全面分析。 注意!! 某些反应只能对某一类成分中的某个化学基团呈性反应--如检查黄酮类的盐酸――镁粉试验,它只对黄酮类中的羟基黄酮类(黄酮醇类)反应明显,其余类的黄酮类则不甚明显,但也不能轻易否定不是黄酮类。 显色反应(显色反应是定性鉴别中常用的化学方法,其原理是植物化学成分与某些化学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物质 ,溶液中进行或薄板层析或纸层析或在点滴板中进行) 1、络合反应:植物化学成分与金属盐类形成络合物显色,如酚类物质与三氯化铁试剂反应,可呈现出不同颜色。这是由于Fe3+络合物[Fe(H2O)5Ar]2+所致 。 2、缩合反应:如糖与α-萘酚-浓硫酸反应产生的缩合物呈紫红色。 3、氧化还原反应:氯化三苯四氮唑在加热的碱溶液中,能被还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