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秋声赋
秋声赋 欧阳修
一、目标引领
1.了解作者及赋的基本常识,疏通文句,掌握文中一些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文学素养。
3.体味文章所蕴涵的情感。
二、教材引领
聚焦重点:学习本文把无形的秋声写的绘形绘色的艺术技巧,理解秋的意境
破解难点:领悟本文由自然事物的描绘而引出的感慨。
三、学程引领
学程之一:知人论世
1.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幼年丧父,家境贫困,读书刻苦,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庆历中任谏官。因支持范仲淹改革,直言谏事,被贬为滁州太守。晚年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谥文忠。
欧阳修继承唐代韩愈“文以载道”的精神,发扬古文运动的传统,被公认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散文、诗词、史传等方面都有较高成就,尤以散文对后世影响最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赋
①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语言上多铺张藻饰,讲究文采韵律;内容上多侧重于通过极力描绘景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
②主客问答的方式。主客问答是传统汉赋的特点。
3.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作者五十三岁时。作者晚年虽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暗,眼见国家日益衰弱,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郁闷心情。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让作者此时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所以他对秋天的季节感受特别敏感,《秋声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学程之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注意正音和朗读的节奏。
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后,学生自由大声诵读课文。
思考:文章哪些自然段是直接描写秋天的?
悚然( ) 淅沥( ) 萧飒( ) 砰湃( ) 鏦鏦铮铮( ) 烟霏云敛( ) 慄冽( )砭人肌骨( ) 呼号( ) 丰草绿缛( ) 渥然( ) 槁木( ) 黟然( ) 戕贼( )3. 研读课文1-2小节:(讨论)
问:哪些自然段是直接描写秋天的?(1—2)
第一段描写什么?(秋声)
齐读第一段(串讲第一自然段):
①本段中哪些词是描写秋声的? 解释:“如赴敌之兵”。
②这些词写出了秋声的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再把这些句子读一读,看看作者是用哪些方法来写出秋声的这些特点的?
明确:比喻(本体是秋声)。
③第一段是写秋之声,第二段写的又是什么呢?
讨论:如何来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先串讲这一段)
④这一段从表达方法上看可分为哪两部分?
明确:从“秋之为状---余烈”是描写,后面是议论。
⑤第一部分是写秋之状,怎样来写秋之状的呢?
明确:色、容、气、意。
⑥这四个字里面又体现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⑦秋之意是什么?(神韵:由形到神的过程)
明确:这是在写秋之状,接下去作者写道:“故其为声…… ”(翻译)
作者写秋之状,其实是为了写秋声的由来,写出了秋声什么样的特点?(悲)
翻译:“其所以摧败……”一句,注意“气”应该怎么理解?(肃杀)
明确:古代杀人犯处斩,大都放在秋季,称之为秋后处斩。第二段前半部分是在写秋之状,后半部分就是在议“秋之心”,即秋的心性。突出秋心的肃杀。
朗读第二段。
板书:
???角 度 ????特???征 ?????主观感受 ??秋 声
(听秋) 淅沥萧飒??如风雨骤至
奔腾砰湃??如波涛夜惊
鏦鏦铮铮??如军队夜行 ????
凄切悲凉 ??秋 状
(解秋) 惨淡 清明?栗冽??萧条
?丰草色变???佳树叶脱 ????肃杀寂寥 对于自然之秋的这种肃杀之气,古人也有种种说法,如《礼记》:“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 称秋气为义气,《礼记》云:“孟秋之月,征不义,戮有罪,严断刑,天地始肃。” 可见在古人心目中,早已把秋与杀戮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所以在接下来的内容中作者又列举了哪些跟秋有关的例子?
??秋 义
(悲秋) 刑官 兵象 阴阳五行??五声六律 ??肃杀寂寥 4. 研读课文第三小节:
小结:第一段写秋之声,突出其悲的特点,第二段写秋之声,交代悲切的原因,后半部分议秋之心,突出肃杀之气。
第三段写的是什么呢?写的是什么——议人生。
朗读,翻译这一段。
发表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叹?
感叹为追逐一时的功名,而落得心力交瘁,华发早生。
联系欧阳修的生平,从“百忧——星星”,再齐读一遍。
面对充满肃杀之气的自然之秋,作者又会产生怎样的人生感悟呢?
齐读:第3节。
5.文章主题:
一种认为这是一篇典型的悲秋之作,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所说的“这是一篇以悲秋为主题的赋体散文,抒发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