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绪论】
1、神经病学所涉及的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肌肉疾病
2、神经病学的特性:①疾病的复杂性 ②症状的广泛性 ③诊断的依赖性 ④疾病的严重性 ⑤疾病的难治性
【第二章】
①缺损症状:指神经结构受损时,正常功能的减弱或消失。如面神经炎时引起面肌瘫痪。
②刺激症状:指神经结构受激惹后所引起的过度兴奋表现,如大脑皮质运动区受肿瘤、
瘢痕刺激后引起的癫痫,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③释放症状:指高级中枢受损后,原来受其抑制的低级中枢因抑制解除而出现功能亢进。
如基底核病变引起的舞蹈症和手足徐动症。
④断联休克症状: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密切联系的远
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暂丧失。(如较大量内囊出血急性期,患者出现对侧肢体偏瘫、
肌张力减低、深浅反射消失和病理征阴性,称脑休克;急性脊髓横贯性损伤时,损
伤平面以下表现迟缓性瘫痪,称脊髓休克。)
强握反射:是指物体触碰及患者病变对侧手掌时,引起手指和手掌屈曲反应,出现紧握该物体不放的现象。(额上回后部病变)
摸索反射:是指当病变对侧手掌碰触到该物体时,该肢体向各方向摸索,直至抓住该物紧握不放的现象;
福斯特—肯尼迪综合征:额叶底面肿瘤可出现同侧嗅觉缺失、视神经萎缩、对侧视乳头水肿,称为福斯特—肯尼迪综合征。
古茨曼综合征:当优势侧角回损害时,出现以计算不能(失算症)、手指失认、左右辨别不能(左右失认症)、书写不能(失写症),有时伴失读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称为古茨曼综合征。
三偏综合征:若内囊完全损害,病灶对侧可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多见于脑出血及脑梗死等。
基底核病变主要产生运动异常(增多或减少)和肌张力改变(增高或降低)。
苍白球 旧纹状体 以及黑质病变: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综合征
豆状核 壳核 病变:舞蹈样动作
纹状体 新纹状体 病变:肌张力减低—运动过多综合征
尾状核 病变:手足徐动症(可见于风湿性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等)
基底核 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静止性震颤。(多见于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症)
杏仁核 古纹状体
屏状核
7、对侧偏身感觉障碍是由腹后外侧核和腹后内侧核受损产生的,其特点为:
①各种感觉均发生障碍; ②深感觉和精细感觉障碍重于浅感觉; ③肢体及躯干的感觉障碍重于面部;
④可有深感觉障碍所导致的共济失调; ⑤感觉异常;
⑥对侧偏身自发性疼痛(丘脑痛),疼痛部位弥散、不固定;疼痛的性质多难以描述;疼痛可因各种情绪刺激而加剧;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血压增高或血糖增高。
8、上丘脑的病变常见于松果体肿瘤,若肿瘤压迫中脑四叠体可引起帕里诺综合征,症状多为双侧,表现为:
①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上丘受损); ②眼球垂直同向运动障碍,特别是向上的凝视麻痹(上丘受损);
③神经性聋(下丘受损); ④小脑性共济失调(结合臂受损)。
中脑有第Ⅲ、Ⅳ对脑神经的核团,脑桥有第Ⅴ、Ⅵ、Ⅶ、Ⅷ对脑神经的核团,延髓有第Ⅸ、Ⅹ、Ⅺ、Ⅻ对脑神经的核团。
脑干中轴内呈弥散分布的胞体和纤维交错排列的网状区域,称为网状结构,其中细胞集中的地方称为网状核。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网状结构的一些核团接受各种信息,又传至丘脑,再经丘脑非特异性核团中继后传至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以维持人的意识清醒。若受损,可出现意识障碍。
脑干病变大都出现交叉性瘫痪,即病灶对侧脑神经周围性瘫痪和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及感觉障碍。
闭锁综合征,又称去传出状态,主要见于基底动脉脑桥分支双侧闭塞,患者意识清醒,语言理解无障碍,出现双侧中枢性瘫痪(双侧皮质脊髓束和支配三叉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