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衰.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肺衰

肺 衰 东直门医院急诊科 李 雁 肺 的 功 能 肺主气,司呼吸。肺朝百脉,肺主治。由于肺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呼吸功能失常,必然影响宗气的生成和气的运动,肺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的功能也就减弱了,若肺失其所司,气失所主,则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 而发危候。 一、证 名 (一)有关肺衰的某些证候,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的探讨首见于《内经》,广泛见于咳嗽,喘证,喘鸣(哮病),水肿,厥脱等病证的描述中。如《素问·脏器法时论》 “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虚则少气不能报息。” 《灵枢·热病篇》 “热病已得汗出而脉尚躁,喘且复热,勿刺肤,喘甚则死。” 现代医家对肺衰的认识 在二十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任继学教授主编的第一本《中医急诊学》教材中提出肺衰这一概念,充分体现了中医学以脏腑辨证为纲的诊疗体系。 二、概 述 (一)定义 在体内外各种强致病因素的影响下,使肺之脏真受伤,气力衰竭,呼吸错乱,烦躁昏谵,百脉不畅引起的急危重症。 主 症 呼吸错乱--喘促难续,深浅不一,息奔 潮涌, 快慢不齐,时停时续。 主病位 肺脏。 兼病位 五脏六腑,脑,尤与心、脑、肾关系密切。 主病性 本虚标实,其中急肺衰,以实为主,实中带虚,慢肺衰以虚为主,虚中夹实,其实者,以气郁,热毒,痰浊,水饮,淤血为多见。其虚者:以脏腑,气血,阴阳的虚衰为要。 三、病因病机 见挂图 五、中医诊 断 (一)疾病诊断要点 病史 临床表现 可参考的实验室检查 2、临床表现 气息喘促,张口抬肩,呼吸不相接续,或深浅不一,快慢不齐,间歇停顿,口唇、爪甲青紫,形瘦神疲,胸前后径增宽,状如水桶,胸中窒闷,痰涎粘稠,烦躁,焦虑,或伴有表情淡漠,嗜睡,甚至神昏,抽搐,甚至肢体浮肿,或汗出如油。舌质红或紫暗,苔少或白腻或黄。 3、血气分析 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时PaO2 8.0 KPa(60mm Hg) , 或伴有PaCO26.7KPa (50mm Hg)。 根据血气分型 I型呼衰 又称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或非通气性呼吸衰竭。血气特点为PaO28.0KPa(60mmHg), PaCO2 5.33 KPa (40mmHg)。 II型呼衰 又称通气性呼吸衰竭,血气特点为PaO2 8.0KPa(60mmHg),和/或PaCO26.7KPa (50mmHg)。 (二)症候诊断要点 实证 气息喘促,张口抬肩,昏厥痰壅,口唇青紫, 高热,烦躁不安,口渴便秘,甚至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腻,脉涩。 虚证 喘促短气,语言无力,咳声低微,自汗畏风,面色苍白,舌淡脉细弱。或喘促短气,动则喘甚,喘不能卧,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心悸心慌,尿少肢冷,颜面晦暗,口唇紫绀,舌质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腻,脉沉涩无力。 六、鉴别诊断 哮病 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疾病,以气急息促、喉中喘鸣如水鸡声、难以平卧为特征。 短气 以呼吸气短,状若不能接续为特征,呼吸虽急而无痰声,倚不抬肩但卧为快。 喘证 两者没有严格的界限,主要依据主症,肺衰是喘证的严重阶段,多个症状同时出现,治疗不及时将危及生命。 小结 肺衰的概念 历史沿革 肺衰的疾病诊断要点 肺衰的症候诊断要点 肺衰的鉴别诊断 中医诊断 1、 肺衰(虚症) 2、 泄泻 西医诊断 1、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 Ⅱ型呼吸衰竭 2、 腹泻原因待查 七、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治疗原则:实者泻之,虚者补之。 损其肺者,益其气。 可运用宣肺、畅气、降气的中药,以达到调 整肺之功能的作用。 实证 气息喘促,张口抬肩,昏厥痰壅,口唇青紫,或高热,烦躁不安,口渴便秘,甚至神昏,谵语,舌质或红或紫暗,苔黄腻,脉涩。 治法:泻肺平喘 处方:葶苈大枣泻肺汤 虚症 喘促短气,动则喘甚,喘不能卧,浮肿,腰以下为甚,安之凹陷,心悸心慌,尿少肢冷,颜面晦暗,口唇紫绀,舌质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腻,脉沉涩无力。 治法:温通心肺 处方: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八、诊疗权变 肺衰伴昏迷 邪犯脑窍,蒙蔽心神,神明失用,表现 为嗜睡谵语,甚至昏迷,不省人事。与羚羊角、玳瑁、石菖蒲、西瓜霜水煎,送服安宫牛黄丸、紫雪散或瓜霜退热令退热。亦可用醒脑静注射液;湿热蒙蔽清窍者,与鲜荷叶梗、连翘、莲子心、大豆卷、扁豆花水煎,送服玉枢丹;气滞于肺者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