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 食品的生物特性
一、食品中的微生物
食品常常与环境发生各种形式的接触,从而引发微生物的污染
原料的生产、采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烹调
各类食品的水活度,营养成分和组织结构各具特点,各类食品中生长的微生物也不同
各类食品在保藏过程中微生物的活动规律、引起腐败变质的现象也各有特点
因此,了解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活动规律对食品的安全保藏非常重要
(一)食品中微生物的来源及特点
来源:土壤,水,空气,生产流通环节相关的人员和器具,添加剂。
污染类型:内源性,外源性。
(二)微生物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影响食品安全性的因素: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物理性危害
生物性危害:主要是指生物(尤其是微生物)本身及其代谢过程、代谢产物(如毒素)等对食品原料、加工过程以及产品的污染,这种污染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损害。
食品中的微生物危害:细菌性危害,真菌性危害,病毒性危害。
1.细菌性危害
是指细菌及其毒素产生的生物性危害。
食品被细菌特别是致病菌污染时,不仅会引起腐败变质,而更重要的是引起食物中毒。
常见的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志贺氏菌。
2.真菌性危害
食品中真菌性危害主要包括真菌及其毒素、有毒蘑菇及其对食品造成的危害
真菌性危害不仅使食品霉变腐败,而且还造成粮食类及其副产物食物中毒
霉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没有传染性;其毒害受生物性因子支配,地方性、相对的季节性和波动性;耐高温,没有抗原性,不能引发机体产生抗毒素,也不能使机体产生其它感应物质。
食品中的致病真菌:麦角菌,禾谷镰刀菌,黄曲霉,寄生曲霉,青霉。
产毒特性
产毒的真菌只限于少数的几种,并且产毒真菌也只有一部分菌株产毒,同一种产毒真菌存在产毒能力不同的菌株原因不清(是取决于菌株本身生物学的特点,还是取决于外界条件的不同或者两者兼有),同一产毒菌株的产毒能力还表现出可变性和易变性,产毒菌株经过累代培养,可以完全失去产毒能力而成为非产毒菌株,一定情况下,又可以出现产毒能力。产毒菌株所产生的真菌毒素,并不具有严格的专一性,一种菌种或菌株可以产生几种不同的毒索,而同一毒素也可以由几种真菌产生。
常见的产毒霉菌主要有曲霉菌属、青霉属、镰刀菌属等
3. 病毒性危害
病毒具有专性寄生性,虽然不能在食品中繁殖,但可在食品中残存较长时间,食品为病毒提供了很好的保存条件。被病毒污染的食品一旦被食用,病毒即可在体内繁殖,引起感染性病毒疾病。病毒对食品造成的污染事件时有发生,疯牛病和口蹄疫事件。易被病毒污染的食品主要有肉制品、乳制品、水产品、蔬菜和水果等。
常见的病毒:甲肝病毒、诺瓦克病毒和类诺瓦克病毒等。
(三)微生物与食品的安全保藏
1 .粮食中的微生物
粮食中存在大量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会造成粮食的霉变发热,重量减少,品质劣变,甚至带毒,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并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特点:
粮食中是微生物良好的天然培养基: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及无机盐等
粮食中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放线菌、酵母和霉菌
数量:细菌最多,其次是霉菌,放线菌和酵母菌很少
危害:霉菌最重要
新粮和陈粮中的微生物
新收获的粮食:细菌占微生物区系的90%以上。以草生欧文氏菌、荧光假单胞杆菌最多,其次是黄杆菌和黄单胞杆菌
陈粮:以芽孢杆菌和微球菌居多。虽然粮食中细菌的数量最多,但它对储粮的危害远不及霉菌。
霉菌的危害大于细菌
细菌需要游离水存在才能活动,只有在粮食霉变发热后期,才有游离水出现,这时有些嗜热菌才可以活动,使粮食继续发热达到 70-75 ℃,在实际情况下,在发热远未达到这种严重状况之前粮食即被处理。
另一方面,细菌不能进入完整的粮粒,它只能从粮食表面的自然孔或伤口侵入,所以细菌导致粮食发热的可能性很小。
粮食中的真菌:田间真菌:以兼寄生菌为主。包括链格孢霉、蠕孢霉、枝孢霉、链孢霉、弯孢露、黑孢子菌等,链格抱霉最常见。
储藏真菌:以腐生真菌为主。包括曲霉和青霉,危害最大的是曲霉,灰绿曲霉群、白曲霉和黄曲霉。
真菌群的变化:通常在新粮入库时,田间真菌数量多,储藏真菌比较少;在常规储藏中,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真菌总数呈下降趋势。
2.肉、蛋、乳中的微生物
肉、蛋、乳是微生物良好的天然培养基。较多的蛋白质、脂肪、水和无机盐,维生素含量也很丰富,乳中还含有大量的乳糖,很适宜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因此,了解微生物的种类和控制微生物的活动,对肉、蛋、乳的安全贮藏非常重要
(1)肉中的微生物
肉中的微生物:腐败微生物、病原微生物
腐败微生物:细菌、霉菌、酵母菌。主要是细菌。常见的细菌:假单胞菌属、无色杆菌属、黄杆菌属、微球菌属、莫拉氏菌属、芽孢杆菌属等。
主要病原微生物:沙门氏菌、炭疽杆菌、布鲁氏杆菌、结核杆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七讲 资源管理第讲 资源管理.doc
- 第七课 歌曲析实例第七课 歌曲分析实例.doc
- 第七集 故宫书画第集 故宫书画.doc
- 第七部分 安全生产救手册第七部分 安全生产急救手册.doc
- 第三临床康复医学大定稿第三临床康复医学大纲定稿.doc
- 第三册复习训练第三复习训练.doc
- 第三十五章 老年痴呆第三十五章 老年性痴呆.doc
- 第三十八章 胃十指肠疾病第三十八章 胃十二指肠疾病.doc
- 第三单元 收入分配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doc
- 第三册语文教案第三语文教案.doc
- TCASME-分布式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规范编制说明.pdf
- DB21T-平欧杂种榛套种中草药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11-693-2017 建设工程临建房屋技术标准.pdf
- DB11-509-2017 房屋建筑修缮工程定案和施工质量验收规程.pdf
- 22页WORD-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导力(英 2024).docx
- 26页-AGI 时代的智能内容管理平台 爱数 2023.pdf
- 16页PPT-紫东太初大模型一体机(科学院自动化所 2024).pptx
- 23页WORD-人工智能发展状况分析报告(英 2024).docx
- 25页PPT-大模型和Copilot在微软的产业应用(2024).pptx
- 25页PPT-机器学习在风电领域的应用(微软).pptx
最近下载
- 存储网络配置指导华为oceanstor sns2124 2224 2248 3096 5192 5384产品概述.pdf VIP
- YB∕T 4001.3-2020- 钢格栅板及配套件 第3部分:钢格板楼梯踏板.pdf VIP
- 中国钢结构制造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暂行).pdf
- VTE的治疗与预防.pptx VIP
- (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三级大纲词汇4107个记忆情况.doc VIP
- [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有关规定.doc VIP
-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课件.ppt VIP
- DD 2019-02 固体矿产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000).pdf VIP
- xx太阳能发电公司50MWp光伏电站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pdf VIP
- 物业管理单位服务费用测算明细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