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案例-2财管理案例-2.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财务管理案例-2财管理案例-2

名校商学院院长点评MBA案例一 附注:红字内容是点评 北京水泥厂债权转股权案例 案例目标 本案例介绍了北京水泥厂债转股的背景和具体经过,以分析债转股这一形式对于盘活银行不良资产、改善企业财务状况的优势和应该注意和问题。 一、案例资料 北京水泥厂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工程,主要依靠建设银行贷款建成投产,是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因缺乏资金,负债过高导致亏损,难以归还贷款本息,是国家经贸委确定的重点脱困企业之一。 随着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企改革重大措施的出台,股权多元化已正式浮出台面,其中的“债转股”成为中国实现国企改革3年解困目标的重大突破性举措。 债转股企业名单由国家经贸委负责提出。根据中央12号文件“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精神,国家经贸委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提出北京水泥厂作为债转股企业。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于1999年4月20日在北京成立,公司注册资产金100亿元人民币,由财政部全额拨付。公司成立后,将着手收购中国建设银行的部分不良贷款。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于1999年4月底介入北京水泥厂债转股项目,成立了有关专家组成的项目组,项目组成员对北京水泥厂债转股的条件和有关问题进行了反复磋商和探讨,终于达成一致的意见。通过对北京水泥厂的独立考察和评审,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认为北京水泥厂进行债转股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并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由此拟定了债转股方案,该方案已经征得北京建材集团公司同意。 四大国有银行都相应成立了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来处理消化巨额不良债权。 (一)北京水泥厂概况 1、基本情况 (1)企业名称:北京水泥厂。 (2)注册资本:11866万元。 (3)法定代表人:沈鑫根。 (4)注册地址:北京市昌平县亭子庄乡北小项村东。 (5)占地面积:56.6万平方米。 (6)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 (7)经营范围:制造水泥及水泥制品。 (8)企业性质:全民所有制。 2、历史沿革 北京水泥厂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工程,项目设计能力为建设一条日产2000吨水泥熟料窑外分解生产线,年产高标号低碱水泥70万吨,同时也是为石景山发电厂综合利用粉煤灰的配套项目。该项目于1992年9月28日开工,1994年12月16日建成试生产,1996年6月30日由国家建材局正式验收。1996年投产当年达到日产2000号设计能力,1998年生产高标号低碱水泥72.6吨。 3、投资概况 北京水泥厂建设投资预算额为78441万元,实际投资额为87851万元,其中基建拨款仅为168920万元,其余部分均分为银行的贷款。项目资金仅占投资总额的19.2%(即16892/87851)。实际总投资中,建设工程投资为31543.1万元,设备投资24762.2万元,安装工程投资6392.2万元,其他投资25153.6万元。投资来源如下所示: 企业的实际投资绝大部分都来自于银行贷款,这已经为以后的巨额财务费用埋下了伏笔。 (1)基建拨款16892.8万元,占投资额的19%(即16892.8/87851)。其中中央拨款34万元,北京市财政拨款8.2万元,北京建材集团公司拨款19850.6万元。 (2)借款53374.6万元,占投资额的61%(53374.6/87851),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北京水泥厂贷款来源一览 贷款类别 金额(万元) 备注 中央拨改贷 126.3 地方拨改贷 31.3 中央清欠贷款 10000 建行 中央经营基金 347 国家原材料投资公司 投资借款 32500 建行 其他投资借款 3000 中央债券转投资 4000 地方债券转投资 3000 建房贷款 370 合计 53374.6 企业的实际投资绝大部分都来自于银行贷款,这已经为以后的巨额财务费用埋下了伏笔。 从表中可以看到,建行是最大的债权人。 (3)应付款17583.6万元,占投资额的20%(即17583.6/87851)。 4、财务状况 从北京水泥厂的财务报表来看,其投产3年来基本上是盈亏持平,但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北京水泥厂的财务报表不规范,例如把应记入成本的财务费用却列入递延资产科目,变成了资产。事实上,1996年北京水泥厂实际亏损4568万元,1997年实际亏损6270万元,1988年实际亏损额达到了11083万元,3年累计亏损2.2亿元。如果参照中国会计准则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际准则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对北京水泥厂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后,北京水泥厂的亏损十分严重,截至1999年5月31日,北京水泥厂的累计亏损达到5.41亿元,远远超过其所有者权益,已经完全是资不抵债。 投资当年即亏损,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向。 5、亏损的原因 北京水泥厂自投产以来一直亏损,其亏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文档评论(0)

yyanrlu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