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文物学普及读物09.doc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大文物学普及读物09

商代骨雕 人类最早利用以制作工具的材料应是石与木。动物的骨角,有坚实硬韧等适合打造工具的性质,又是食物的副产品,随地存在,应是人们甚早利用的材料。骨角破裂的边缘颇尖锐,是有用的挖掘和刺杀的天然工具和武器。当远古人们用石块敲碎骨头以吃其中之骨髓时,就会发现这种特点而加以利用。中国大约在十万年前的遗址就发现磨制的骨制品,表明人们对于骨角质料的认识又比以前进了一步,知道可刮磨成更称手的工具了。 骨质轻硬可耐磨,但限于本身的形状,大半制作细长或宽平等石材难以打造的东西,如锥针,箭镞,鱼镖,人身装饰品一类的小物件。在渔猎的时代,因所猎动物多样,故取用的材料也遍及各种动物。但到了农业发展的时代,狩猎已不是维生的主要方式,故要因便就近向家畜取材,而大型的家畜以牛为最适合。 牛骨在商代最重要的用途大半是占卜问疑,这可从骨字看出,它作一块已修整完毕,可作占卜的肩胛骨形状。此字在商代也作为祸字使用,因为占卜是为预知灾殃祸福而问的。骨卜的习惯在中国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古人认为鬼神有特别的能力,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困难,故渴望得到鬼神的指示,确定合宜的行动方针,避免作错事,导致灾难,故要问卜以决疑。 他们认为骨头有预知未来的神力,烧灼之使剥裂成纹,从纹裂的形状就可显示答案。早先所用的是较大型若牛羊猪等动物,但到了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王室,就专用牛肩胛骨与龟甲问卜,并在其上刻贞问的辞句,即所谓的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记载。将另介绍。 商以前的骨制品多朴素无文。到了商代,雕骨业因犀利青铜刻刀的普遍使用,雕花容易而较为兴盛。当时生产最多的应是骨笄,因当时成年男女都要结发,需要以笄束括使不松散。男的只需一支,但盛装的妇女,就需要多支。在一座商墓,曾发现某妇人头部的周围遗留数十支发笄。有时一墓的骨笄陪葬数竟达五百,可想见其时需求量之多。简陋的骨笄无半点雕镂,但高贵的端部就有繁缛的雕刻。常见作繁简不等的鸟形,最大型繁缛的则作有高耸羽毛的鸟或人头形。其价格不但昂贵,恐怕也不是一般人所能随意服戴的。在阶级分别严明的社会,衣饰是最常见的地位表征,故一般的小墓见不到雕刻繁缛的发笄。 商代的骨制品以日常小型用具若笄,梳,锥,针,匕,衔,哨,钻,镞等及装饰品为主。但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只见于有数大墓,以精细有力的线条,刻画各种繁杂图案的骨器。这类东西除少数作筒,皿之形外,绝大部分作或弯或直的宽长条形。有时整体满布花纹,其繁缛及细致的程度远胜玉器及木器上的花纹,有时还涂漆或颜料,甚至嵌镶绿松石,可说是非实用性的艺术作品。而且此种骨雕的形状及尺寸,很多不似家畜的。怀疑不少是田猎捕获的纪念品,可惜从断片很难确定它们是何种野兽的骨头。在有阶级的社会,也普遍地以罕见的财物炫耀权位的作风。捕获大型野兽或敌人的宝物都不是一般人能作得到的,也唯有位高权重者才有足够的财力,延请工匠制作这种观赏的东西。到了东周时代,不知是因畜产减少,还是因木器涂漆,玉器雕琢及金属镶嵌等技术的大改进,可制作更为精美的器物,骨饰品的制作就大为减少。 商代骨器的制作,主为大众化的廉价产品,并不美观。繁缛的骨雕又几乎都是断片,也得不到一般古董家的爱赏。故少为博物馆及私人所收藏。 ※编号 64 甲骨文 牛肩胛骨 最长25.8公分 商代,公元前十四至十一世纪 古代的中国人相信骨头有神灵,能预知未来,也愿回答人们的问题。中国大致在公元前三千四百年开始有骨卜,但要等到七、八百年之后的商代才大量使用。依考古的证据,骨卜在商代达到最高峰,至少有十万片(或称十五万片)刻字的甲骨已被发掘。在商代之前,骨卜的材料取自多种大型哺乳类,如牛、羊、鹿等的骨头,甚至人的骨头。但商王室几乎只用牛肩胛骨与龟甲。 骨头在能使用以占卜之前要经过特别的处理,那是一般人不晓得的秘密。依据今人的实验,处理不得其法,几乎是烧不出兆纹来的。骨头以所显现的兆纹走向去回答贞人所问的问题。 从古代的文献以及尚遗存的习俗,知占卜之前要先与骨头作口头的约定,确定兆纹走向所代表的意义,然后才行烧灼显兆的步骤。答案的是与否,或对与错,就根据事先约定的含义。根据实验,兆纹的走向是可能控制的,即可以操纵占卜的答案。 我们现在晓得骨头没有神力能预知未来。但不知因何,商代的卜辞很少见到错误的预示。此版的刻辞是迄今所知唯一占断错误的乩辞,其刻辞译成现代文则为﹕『丙午卜,某贞﹕呼往见有?王占曰:『唯老唯人,途遘若。』兹卜唯其害,二旬又八日至壬寅,夕死』。大意讲商王看了兆纹走向而判断旅途会顺利,哪晓得竟死于途中。 高26.5cm,郑州(重145) ※编号 65 甲骨文 龟腹甲 长16.2公分 商代,公元前十四至十三世纪 中国古人一定觉得乌龟很神奇。因为它能储藏大量的氧气,水分及食物。有些人以为龟有坚甲的保护,可以不食、不动地生存二十年。中国人

文档评论(0)

xuda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