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幼儿园科学活动

大班科学活动:动物怎样过冬 设计思路: 随着天气不断变冷,人们都开始穿上厚厚的衣服来度过寒冷的冬天,小朋友们在一起也开始谈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们又是怎么过冬的。从而设计了“动物怎么过冬”这个活动课题,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整理资料,了解动物的过冬方式,并初步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 活动目标: 1、乐意探究动物的过冬现象,萌发对动植物的观察与探究兴趣。通过。 2、运用收集资料、交流讨论等形式获得经验并能用肢体动作、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动物怎样过冬的探究发现。 3、了解动物的过冬方式,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有关动物是怎样过冬的资料。 2、教师准备:动物胸饰;动物是怎样过冬的的录象资料。 活动过程: 1、幼儿讨论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教师提问:冬天到了,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2、幼儿自由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动物过冬的方式,并按照动物过冬方式的不同将动物卡片分类摆放。 3、幼儿看录象,进一步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 (1)教师播放录象,引导幼儿具体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 (2)教师提问: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是这样过冬的? 4、幼儿画一画、学一学,巩固了解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尝试为每种不同过冬方式做一个图示标志,或听音乐佩带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胸饰,学一学这种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点评: 能从幼儿感兴趣的、熟悉的话题中确定讨论主题,既能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又能拓展和提升经验。在活动中教师运用各种手段:观看录象,游戏等,并启发幼儿运用肢体语言或艺术手段等方式来表现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直观形象。具体生动,有较好的教育效果。 小班科学活动:一串红 设计思路: 幼儿园里有很多的花花草草,小朋友都很喜欢,“一串红”就是其中的一种,其独特的形状和丰富的颜色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一串红的外姓特征,并教育幼儿懂得爱护花草。 活动目标: 1、懂得爱护花草。 2、运用了多种感官感知一串红的外形特征。 3、知道一串红的名称及其主要特征。 活动准备: 幼儿有吃过一串糖葫芦或一串葡萄的经验。 4盆一串红、4盆其它种类的花。一串红花朵照片 活动过程: 1、自由观察一串红。 (1)找一找:一串串红红的花。 (2)请个别幼儿介绍一串红:谁知道这是什么花? 2、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一串红的外形特征。 (1)看一看:引导孩子有序观察一串红。 (2)闻一闻:了解一串红的气味。 (3)说一说:一串红象什么。 (4)学一学一串红的样子。 3、教育幼儿爱护花朵。 你喜欢一串红吗?为什么? 幼儿园哪里还有一串红? 点评: 这是个典型的观察型活动,活动中能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来感知一串红的基本特征,尤其是它的外形特征,并联系到生活中哪些东西的外形特征也是一串一串的。同时也整合了社会和语言,体现了科学活动的整合性。 中班科学活动:让物体站起来 设计思路: 相片放进相框里就可以竖起来这一现象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小朋友拿着自己手中的东西不断地摆弄,特设计了“让物体站起来”这个活动,不断操作、探索让物体站起来的方法并感受到让物体站起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初步了解站起来的物体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目标: 1、喜欢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在操作中能相互商量相互协作。 2、在不断操作中,发现、总结让物体站起来的方法,感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书、纸、瓶、吸管、积木、玩具、果冻壳、夹子,一次性杯子、沙子、橡皮泥等。 2、教师准备:记录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幼儿区别哪些物品可以站起来。 (1)教师指导语,引导幼儿观察桌上的物品:我们桌子上都放了些什么东西?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幼儿自由玩) (2)教师引导幼儿试一试,哪些东西可以站起来? (3)幼儿将可以站起来的物品与不能站起来的物品的分类。 2、幼儿讨论:为什么桌上有的东西可以竖起来,有的却不能呢? 3、幼儿想办法让不能站立的物品站起来。 教师指导语:剩下的这些东西都不能站起来,你们能不能想办法让他们站起来呢? (1)教师出示盒子、瓶盖、沙子、毛巾、书等材料。 (2)幼儿分组操作材料帮忙将物体竖起来。 (3)幼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方法。 ①教师提问:你用了什么办法,物体站起来了吗?你是怎样让东西竖起来了? ②师生统计哪些方法让物体自己站起来了 4、师幼分享经验,总结让物体站起来的方法。 点评: 活动开始时让幼儿先观察、动手玩一玩教师事先准备的材料,初步感受什么是“站”的科学现象,活动中给幼儿提供层次性的材料,充分考虑到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差异,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活动形式比较灵活,集体、小组和个别相结合,活动气氛好。

文档评论(0)

yingxiaorong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