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场的生物学效应-北交大电磁场研学.docx

静电场的生物学效应-北交大电磁场研学.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静电场的生物学效应-北交大电磁场研学

电磁场与电磁波研究性学习 --自选命题之《静电场的生物学效应》邢徐海赵佃录一、前言二、当前成果三、定性分析四、定量分析五、理论依据(分条)六、计算过程和结果七、引入实验八、收获体会九、建议和存在的问题十、参考文献一、前言地球是一个巨大的静电场,所有生物都受其影响在隔绝大地电场即静电屏蔽的状态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受阻,生长缓慢,植物体不能完成正常的代谢过程。但自然电场的作用对植物生长并不是最适宜的条件,这已被许多外加电场的实验所证实。在自然界有些植物可以受环境的诱导而改变其代谢方式,从而使其生物学特性发生变化,即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引起基因表达的改变。高压静电场的生物学作用便证明了这一点。随着分子生物学、核细胞遗传学研究的深入发展,生物细胞的电磁效应逐渐明确,环境物理因素特别是外界电磁场对生物体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都伴有电现象,而电现象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信号,适当地控制和改变生物体的电活动,将有可能影响和刺激有机体的生长发育。目前,电场处理植物种子的生物效应研究是电场生物效应研究领域中倍受关注的一个课题。我国从90年代开始对生物学与静电这一交叉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二、当前成果静电场生物学效应的发现是在18世纪中叶,但它得到科学工作者的重视,并进行系统而深入研究,还是近几十年的事。20世纪60年代,Murr和Sidaway曾分别研究了电场对植物细胞伤害和植物呼吸强度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Kaizmierz用静电场精选燕麦种子时,发现提高了种子的发芽势,缩短了发芽时间。1994年,Tsong等报道了生物膜ATP酶能够从规则的交变电场中吸收自由能并做功。国内从事电生物效应研究起步较早的是北京大学,早在1958年,他们就开始用电场、磁场作为刺激源处理农业生物活体。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研究工作者在研究电场对植物的影响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引起了国外同行的重视。国内的科学工作者对20多个不同品种的种子用电场处理,研究了电场对萌发、活力、生理、生化过程、幼苗生长、植株生育性状及产质量的影响。电场处理种子提高产质量的研究成果,已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由此可见,只要有外加电场的作用,生物体就会作出某种响应,即电场将导致某种生物学效应,这种效应在宏观上表现为某种或某些生物化学指标的统计学变化。但是,人们对于电场生物效应的具体物理、化学过程,目前还了解得很不充分。因此,在对于电场生物学效应的研究中目前还不能通过理论分析,正确预言某种电场作用于某种生物系统必将导致某种生物学效应,而是首先通过实验,即用一定的电场作用于一定的生物系统,通过生物化学检测,发现其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产生的机理。三、定性分析许多实验表明,静电场对作物发芽势、发芽率、根长、芽长、叶片自然鲜重及种子简化活力等均有较显著的影响。一般认为这是由于电场使水的浮力发生变化,大的分子团变为小分子团,并有序排列,使水分子容易通过种子皮,增加种子的呼吸作用;电场使细胞两侧出现附加电荷,膜两侧电荷密度的改变引起脂质极性端基的侧向移动,使烃链倾斜弯曲——相变,膜功能得到一定的修复。对微生物的类似研究同样证明了上述结果。另外有许多文献指出:静电场可促进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提高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酸、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等活性,促进作物新陈代谢。这是因为电场作用影响生物体的电特性,电场作用在生物膜上,改变了膜上电荷分布,影响了膜电位,使种子吸水后离子扩散与电致泵系统运转活跃,从而驱动合成更多的酶,电场影响了膜透性,同时也影响了酶活性,认为电场可使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增加。此外,电场对植物代谢及对矿质营养的吸收产生影响。马福荣等分别于1993年和1995年,通过测定静电场下放射性同位素P和其他8种无机离子在植物体与生长环境中的分布,证明了静电场能促进植物对离子的吸收。他们对此作了进一步研究和解释:静电场使植物根呼吸速率增大,根部放出CO2增多,CO2和H20结合而产生H+和HCO3-。由于H+浓度的增加,使H+与土壤中阴离子交换的速度增大,因此植物吸收离子量增大,静电场使土壤表面部分的阳离子浓度增加。四、定量分析通过观察和测量种子发芽数,平均发芽速度和幼苗百株重等,研究作用种子的电场生物学效应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发现生物响应与外电场作用呈振荡关系,电场剂量一般为0.5-6kV/cm x 5min。利用生物系统超弱光子辐射研究最佳电场剂量,得出大麦种子的最佳电场剂量为4.5kV/cm x 40min,小麦种子为4.5kV/cm x 10min;通过生物指标的检测总结出最佳电场剂量的数据范围是,白菜、油菜、萝卜等小颗粒种子为30kV/cm x 5min,豌豆、黄豆、花生等大颗粒种子为1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