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核科学与技术基地班(放射化学方向)
史磊 校园卡号320120908271
放射化学与我们的生活
从原子弹的发明到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人们面对“核”总是谈之色变,对核有关的东西总有一种抵触,但是核对人类的生活社会的发展又有多么大的贡献呢?所以,我就以放射化学为例,论述其对我们生活和社会的意义。
1896年HYPERLINK /view/5051.htm伦琴发现HYPERLINK /view/45735.htmX射线。同年HYPERLINK /view/68019.htm贝克勒尔研究 X光管的玻璃发生荧光的原因,用HYPERLINK /view/1757454.htm硫酸铀酰钾晶体作荧光粉时,发现用黑纸包裹的感光板受不发光也不放电的铀盐作用而感光,其中以HYPERLINK /view/2202961.htm金属铀的感光作用最强。HYPERLINK /view/68019.htm贝克勒尔称之为铀光,从而发现了HYPERLINK /view/512574.htm放射性现象。
1898年HYPERLINK /view/858756.htm居里夫妇为了寻找放射性的来源,创制了测量放射性的专门仪器,测量各种物质的放射性,发现有些铀矿物及钍矿物的放射性比纯铀或纯钍强,认为在这些矿物中含有量很少、但放射性很强的物质。他们应用化学分析HYPERLINK /view/602962.htm分离原理结合HYPERLINK /view/411152.htm放射性测量的新工作方法,相继发现钋和镭,从而诞生了一门新学科——放射化学。
放射化学的应用已深入到人类物质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核电站和核舰艇使用的核燃料,工业、农业和医学中使用的放射性标记化合物,工业探伤、测井(石油)、食品加工和肿瘤治疗等。放射性元素分为天然放射性元素和人工放射性元素两类。 放射性元素(确切地说应为放射性核素)最早应用的领域是医学和钟表工业。镭的辐射具有强大的贯穿本领,发现不久便成为当时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工具;镭盐在暗处发光,用于涂制夜光表盘。
放射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和平开发利用核能会带给人类巨大的能源,解决能源问题。上世纪70年代,西方石油危机造成油价猛涨。1976年,法国政府作出了大规模发展核电的决定。通过发展核电,法国的能源自主率从1973年的22.7%提高到了今天的50%。现在,法国有53座核电站,装机容量6295万千瓦,占总发电量的76.4%。法国因此每年减少石油进口8800万吨,节约240亿欧元。
1991年,中国自主设计建设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建成投产;1994年建成大亚湾核电站;1996年开始,中国自主设计建设了秦山二期核电站;与国外合作建设了岭澳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和田湾核电站。截至2004年7月,共有9台核电机组投入生产,总功率701万千瓦。 现在中国的核电站已有12座。
据统计,世界30个国家和地区运行的核电机组共有439个。其中美国是世界上核电站最多的国家,拥有104座,核电占该国总发电量的比例为 19%。俄罗斯有31座,欧盟有16国拥有核电站,核电站总数158个。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人口增长,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石油,煤矿等化石燃料的不合理开发使用,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的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会导致温室效应,酸雨等对人类危害的自然状况。而核能源是污染极小的,一般情况下不会对大气水资源造成污染,而且能量巨大。
也许,有些人担心核泄漏造成的危害,但是社会在发展,技术在进步,我们会科学安全发展核能,让核给人类造福。核化学也是一种可以为人类服务的学科。
化学是人类发展的,是为人类科学进步而服务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衣食住行,我们都离不开化学。通过一年的化学与生命学习,渐渐地了解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规律,同时也了解了怎样的生活才能更加健康,更加营养。
无论是有机化学,无机化学,放射化学,它们都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生命的演化离不开化学,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化学。科学的发展化学,利用化学知识,才能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放射性并不可怕,主要是我们如何去利用它,发展它。利用它使得生活更加便利。
补充资料:
当今核时代——世界核能发展和中国核能利用状况
一、 世界核能发展的动向 已经过去的二十世纪是一个科技成果丰硕的世纪,其伟大科技成果之一,是人们打开了核能利用的大门。1905年,爱因斯坦在其著名的相对论中列出了质量和能量相互转换的公式: 能量=(质量)×(光速)2 这一公式表明,少量的质量能转换为十分巨大的能量,揭示了核能来源的物理规律。 1938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