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媒介话语研究的历时变迁解析
媒介话语研究的历时变迁
刘立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
内容提要:从学科起源来看,媒介话语研究仍然是话语分析的一个重要分支。媒介话语研究兼顾话语分析与媒体研究两个传统,涉及语言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从媒介话语的发展脉络来看,它与临近学科或是研究范式的融合越来越明显,其研究方法也呈多样化的趋势。在当今宏观的社会实践中,这种由符号或是意义流转所产生的不同价值和身份的表述构成了不同文化、不同地区相互争夺的对象,作为意义栖息最重要载体的媒介话语也因此变成了各种利益争斗的战场。以上两种路径形成了媒介话语研究的主要动因。
关键词:媒介话语,研究传统,研究方法
A Diachronic Review of Media Discourse Studies
Liu Lihua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Abstract: As one important research paradigm in discourse analysis, media discourse studies straddles across the different traditions in discourse analysis and media studies and involves in linguistics, communication studies and other disciplines. The development trace for media discourse analysis indicates a trend along which media discourse analysis has been combining itself with its neighboring disciplines and subjects and the methodology it employs has been enriched. From a macro social practice perspective, media discourse, as representation of values and identities, and being composed of various signs and meanings, has naturally become the target or pursuit and thus in turn, a battlefield of different groups and cultures. With the above two motives, one theoretical assumption and one macro social practice, media discourse studies in turn evolves robustly.
Key words: media discourse; research tradition; research methodology
作者简介:刘立华(Liu Lihua),男,山东省滨州市人,山东大学文学硕士,清华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后,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话语。近年来在Discourse Studies、《传播》《外语学刊》、《》等语言学、新闻学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其中SSCI篇。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
通讯地址:北京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 100029
电子邮件:llihua08@ 电话
话语分析起源于西方的语言学研究,近几十年来在语言学等领域得到很大的发展(van Dijk 1985a,1985b;Schiffin,Tanne Tamilton 2003;Mills 2003;Bhatia,Flowerdew Jones 2008;Wodak and Mayer 2009;Coffin,Lills O’Halloran 2010)。从历史的角度看,话语分析最初是对西方传统的语言学,特别是句法理论的一种挑战和补充,即语言研究应把语言的具体使用纳入进来,同时,在以语言学为背景的话语研究传统之外,还有与哲学、历史、文化、社会研究交叉的话语研究传统。这两种传统有着相互结合的趋势,形成反思和批判西方现实生活问题的社会学科。语言学家通常把话语(discourse)与语篇(text)看作是对等的两个术语,前者多指口语形式,后者则多指书面形式。在这一研究范式下,我国专家学者也从多个角度对话语分析或是语篇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