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防控(12.4)试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控 * 埃博拉出血热 EHF 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EBV)引起的一种发生于人类和非人灵长目动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等)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病死率:50%-90% * 对热有中度抵抗力 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 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100℃5分钟即可灭活 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埃博拉病毒 * WHO :2014年发病死亡公布数据,已过万 (10141例 10.25) * 2014年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 截至10月25日,西非地区(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共报告病例10141例,死亡4922例 几内亚1553例 塞拉利昂3896例 利比里亚4665例 尼日利亚20例 刚果金疫情 与西非疫情无流行病学关联 塞内加尔输入1例 10月23日刚果金报告本国第7次暴发:67例,死亡49人 西班牙1例 美国4例 马里输入1例 * 当前埃博拉出血热疫区范围进行了界定 几内亚(Guinea) (目前重点关注) 塞拉利昂(Sierra Leone) (目前重点关注) 利比里亚(Liberia) (目前重点关注) 刚果民主共和国(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的赤道省(Equateur Province)(目前一般关注,最后一例10月10日 检测阴性,等42天) 《关于通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整埃博拉出血热疫区名单的通知》 (国卫发明电[2014])71号 有病例特别是仅有输入的国家\地区不一定被列入疫区名单中! * 传染源 埃博拉患者,尚未发现潜伏期病人有传染性 大猩猩、黑猩猩、猴、羚羊、豪猪等野生动物可为首发病例的传染源 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 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 不清楚。 * 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 病人感染后血液和体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 * 传播途径 尚未证实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应予以警惕,做好防护。 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精液、乳汁中可分离到病毒,故存在相关途径传播的可能性。 * 人群易感性和易患人群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主要集中在成年人 暴露或接触机会多 尚无资料表明不同性别间存在发病差异。 * 临床表现 潜伏期:2-21天,一般为5-12天。 尚未发现潜伏期有传染性 感染埃博拉病毒后可不发病或呈轻型,非重病患者发病后2周逐渐恢复。 ????????(一)初期。 ????????典型病例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肌痛、恶心、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2-3天后可有呕吐、腹痛、腹泻、血便等表现,半数患者有咽痛及咳嗽。 ????????病人最显著的表现为低血压、休克和面部水肿。 ????????(二)极期。 ????????病程4-5天进入极期,可出现神志的改变,如谵妄、嗜睡等,重症患者在发病数日可出现咯血,鼻、口腔、结膜下、胃肠道、阴道及皮肤出血或血尿,少数患者出血严重,多为病程后期继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并可因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及致死性并发症而死亡。 ????????病程5-7日可出现麻疹样皮疹,以肩部、手心和脚掌多见,数天后消退并脱屑,部分患者可较长期地留有皮肤的改变。 ????????由于病毒持续存在于精液中,也可引起睾丸炎、睾丸萎缩等迟发症。 ????????90%的死亡患者在发病后12天内死亡(7-14天)。 * 发热 严重头痛 肌肉疼痛 极度疲劳 结膜充血 0 1 2 3 4 5 6 7 8 9 days 严重咽喉疼痛 胸腹疼痛 皮疹 腹泻、呕吐 出血 嗝逆 嗜睡、谵妄、昏迷 CFR 25-90% 临床表现 * * ebora * 预防和治疗 危重病例需要加强支持性护理 病例往往会脱水,需要以电解质溶液进行静脉输液或口服补液 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新的药物疗法正在进行评估 有些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临床上尚无可用的疫苗 严格隔离控制传染源、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 * 获取最新疫情和防控指引 WHO:/csr/disease/ebola/en/ 美国CDC:/vhf/ebola/index.html 中国CDC:/jkzt/crb/ablcxr/ 国家卫计委:/yjb/fkgz/abl_index.shtml * 近日,位于几内亚北部并与其接壤的塞内加尔也报告1例由疫区输入病例,但未发生二代传播。同时,原埃博拉出血热流行区域的中非地区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