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方颗粒共性关键制剂技术研究资料..doc

中药配方颗粒共性关键制剂技术研究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配方颗粒共性关键制剂技术研究资料.

中药配方颗粒共性关键制剂技术 及其产业化的研究 研 究 资 料 2010年3月 中药配方颗粒共性关键制剂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研究 研究资料 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制是在遵循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对中药饮片进行改革,因此制备工艺原则上根据传统汤剂的制备特点,以水为溶媒进行加热提取,最大限度地保留其有效成分。由于中药材的原料不同,植物药按药用部位分为根及根茎类、种子果实类、草类、叶类、花类、皮类、藤木类、树脂类、动物类、矿物类、加工类、其他类;按所含化学成分的不同分为糖类、苷类、木脂素类、挥发油类、生物碱类、鞣质及多元酚类、甾类、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酶类、有机酸类、无机盐类、脂类及其他类。因此在提取、浓缩、喷雾干燥和制粒等制备工艺上不可能统一。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使生产工艺更趋合理,从已生产的700余种中药配方颗粒中选有代表性的16种中药(化橘红、广藿香、佛手、高良姜、砂仁、陈皮、黄芪、大黄、何首乌、决明子、黄芩、菊花、葛根、羚羊角、血竭、天麻),根据所含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在原有研究基础上,针对各品种生产中存在问题,按所含成分的不同,分类进行制备工艺路线的筛选和工艺参数的优选,从中找出相同类成分在制备方法和工艺上的共性,研究方法基本按照国家药品监督局颁布的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 由于研究对象、内容较多,除16个配方颗粒标准外,我们仅选取含苷类成分的中药配方颗粒共性关键制剂技术研究为代表,汇报本项目该领域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 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一)质量标准研究 1.1化橘红质量标准制定 1.1.1化橘红配方颗粒质量标准 Huajuhong Peifangkeli 【来源】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s ‘Tomentosa’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制成的配方颗粒。 【炮制】 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51页化橘红【炮制】项下有关的规定。 【制法】 取化橘红饮片8570g,加15倍水煎煮三次,每次煎煮1.0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07(50℃)的清膏,喷雾干燥,加入适量糊精,混匀,制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性状】 本品为棕色颗粒;气芳香,味苦,微辛。 【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加热回流2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柚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水(10:2:3)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 本品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C颗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65%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0.0%。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醋酸-水(35:4:61)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3nm;柱温:40℃。理论板数按柚皮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在110℃干燥至恒重的柚皮苷对照品20mg,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3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柚皮苷60μ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约0.5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石油醚(60~90℃)8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3小时,弃去石油醚,药渣挥尽石油醚,加甲醇80ml,再置水浴上加热回流3小时至提取液无色,放冷,滤过,滤液置100ml量瓶中,用少量甲醇分数次洗涤容器,洗液滤入同一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以干燥品计算,每袋含柚皮苷(C27H32O14)不得少于40.0mg。 【功能与主治】 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用法与用量】 供配方用,遵医嘱。 【规格】 每袋装0.7g,相当于饮片6g。 【贮藏】 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有效期】 三年。 1.2广藿香质量标准制定 1.2.1 广藿香配方颗粒质量标准草案 [名称] 广藿

文档评论(0)

kakax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