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复习指津
高考语文复习指津
第一类:理解题
一.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含义题
例1:2008年四川卷14题:“这首诗里,实在交织着无限的怀念与怅惘”,这里的“怅惘”的含义是什么?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第一问(2分):“怅惘”是指作者思念什刹海却只能在梦中相见的遗憾。第二问(2分):表达了作者感伤怀旧的情绪和浓郁的乡愁情结。
词语理解型:
(1)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海南杂忆》)
(2)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落叶是疲倦的蝴蝶》)
(3)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忆 刘半农 君》)
(4)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
(5)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灯火的温情》)
答题模式: 字(词)表面义 + 特定义(结合句子、段落等的语境义,包括:指代,修辞义——与比喻、拟人、双关、借代、反语等结合密切,临时义) + 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结合文章主题思想)。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题
1.典型题例:
例1:08全国《阳关古道夕阳美》15.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2)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答案为:⑴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⑵城砖磨制的阳关砚,蕴含着历史文化气息,使我对阳关古城的感觉也变得温暖了一些。
例2:(2007年山东卷《灯火的温情》)题:作者最后说:“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意?
答案:在作者看来,人生路上的孤绝(苦难和艰苦)环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感受不到真情和温暖,没有自我救赎的灵魂。这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真情和温暖的渴望与向往,对人生信念和人格尊严的呼唤和坚持。
2、句子理解型:
一是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形象化的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落叶是疲倦的蝴蝶》)(《春天的梦》)
二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告别三峡》)(《温情的灯火》)
3.答题模式:解释句子的意思+句中重点词的隐含义(哲理义、象征义、比喻义、双关义)+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作用题
1.典型题例:
例1:08全国《阳关古道苍凉美》17.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答案为第一问: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第二问:回应了文章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例2:08年北京卷18题:请仔细体会第三段结尾画线句“它来的是那么神速,将我模糊的季节惊醒了。”回答下面的问题:(1)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2)作者是用了“惊醒”一词,好在哪里?(5分)
答案:①直接触发了作者对秋色的集中描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结构作用。②彰显了秋色的突如其来,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惊叹。
2.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①、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②、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③、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④、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⑤、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⑥、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⑦、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3.答题模式:解释句子的意思+句子的作用(结构上常起A承上启下,过渡、B 总领全文,开启下文或C总结上文的作用和写作手法上常有A开篇点题,B为后文设伏笔、C作铺垫、D深化中心、E点明主旨(画龙点睛)F、衬托G、渲染H呼应、照应I对比J象征K先抑后扬,L预示性作用等特点)+ 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类:概括题
一.概括段落中心题(归纳段意)
1.典型事例:《核按纽》P200(2006年天津卷《造心》)题: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三、四段主要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答案:主要内容:材料不同,心有不同,造心应选好的材料;中心意思是:造心应选好材料,有好的方法和正确的态度。
2.答题模式:段落主要内容+作者的情感(思想)+社会意义
二、概括内容要点(归纳层意)
1.典型事例:《核按纽》P201(2007年江西卷《泰山很大》)题:从全文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泰山很大”的?请加以归纳。
答案要点:从不同文化人对泰山的描述,写泰山境界宏大;从不同帝王的封禅,写泰山政治文化内涵博大;从作者的认识变化,写泰山对人的心灵震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