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短文两篇》、《六国论》人教版 知识精讲.docVIP

高二语文《短文两篇》、《六国论》人教版 知识精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短文两篇》、《六国论》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短文两篇》、《六国论》 《短文两篇》 《美腿与丑腿》 1. 作者简介: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人,他是爱国者、科学家、作家、外交家、发明家、画家、哲学家;引导美国走上独立之路。在富兰克林年轻时,发明了一种方法,他首先列出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十三个条件:节制、沉默、秩序、果断、节俭、勤奋、诚恳、公正、中庸、清洁、平静、纯洁、谦逊;当富兰克林七十九岁时,在那本不朽的自传中,特别记叙了他的这一伟大发明,他认为他的一切成功与幸福受益于此。富兰克林在自传中写道:“我希望我的子孙后代效仿这种方式,有所收益”。 2. 课文简析: (1)本文主要观点是什么? 明确:乐观积极的人,受人喜爱、尊敬从而获得幸福,悲观消极的人,令人生厌、憎恶,因而一生不幸,希望人们摒弃消极悲观,拥有积极乐观。 (2)文章以“美腿与丑腿”为题,联系全文,试分析它们各象征着什么? 明确:“美腿”象征优点、长处、积极的一面;“丑腿”指缺点、短处、消极的一面。 (3)作者开头就说:世界上有两种人。通读全文概括这两种人分别指什么样的人。 明确:分别指乐观积极的人和消极悲观的人。 (4)在第三节中作者为什么说:“如果这种性情是天生的,这些怏怏不乐的人倒是更堪怜悯”? 明确:“更堪怜悯”是针对这种性情是天生的而言,以铺垫下文由模仿而成习惯的人还是可矫正的。 《我为何而活》 1. 介绍罗素 罗素是现当代思想文化巨人,他在哲学、数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学、宗教等人文科学领域,都有极大建树,一生写过七十多部专著,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罗素同时又是个文学家,尤其到了他的晚年,创作了大量丰富的文学作品。195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为何而活》即是他写的一篇思想随笔。 2. 课文简析: (1)概括作者一生有哪几种追求? 罗素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用文学的笔法,对“人我为何而活”这个命题作了响亮的回答: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2)这几种追求有何内在联系?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他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有人类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追求知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人类,救民众于水火之中。 《六国论》 1. 了解作者: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宋仁宗嘉祐年间,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诣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于是向朝廷推荐,文名因而大振。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并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著有《嘉祐集》十五卷。《六国论》是《权书》十篇的第八篇,原题为《六国》。 2. 了解背景: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现实针砭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3. 内容和结构 全文五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一句话紧扣文题,由果溯因,从反面否定和正面肯定两方面指出“六国破灭”的原因。接着从两个方面

文档评论(0)

book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