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诱惑要拒绝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合成气的生产过程[合成气的生产过程[合成气的生产过程

拒绝手机诱惑,创造美好明天! 主题班会: 累了,歇歇 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何感想? 你平时是否也有过他们中的一种或几种情景?那以后呢? 有人说,如果你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吧! 诱惑! =陷阱! 低头族的出现,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 请问同学们,你们用手机一般都做些什么呢? 小调查: 小小辩论赛: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 利与弊。 请同学们自由分成2组。 第一组:正方,持“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的观点,统一坐在左边; 第二组:反方,持“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的观点,统一坐在右边。 现在给你们1分钟,快速选择 自己的阵营,调整座位。Ready,go! 据统计:与家人联系只占8%,发短信占22%,玩游戏、上网、闲聊约占70%。可见,中学生已经不把手机当成与人通讯的工具,而是一台与电脑一样,能收发讯息、玩游戏、能上网、还能听音乐、发图片的“迷你电脑” 。 其实手机就像我们辩论的一样,有利有弊, 大家来看一下我们搜集的资料吧。 总结: 正方观点:弊大于利 1. 频繁用机,损身又害心。 2、考试作弊,冲击考风学风。 3、不良信息泛滥,不利成人成才。 4、破坏校纪,影响教与学。 5、亲情疏远,教育虚无飘渺。 6、乱交朋友,情感纠纷不断。 7、配带手机,学生安全无保障。 8、手机消费,加重家庭负担。 9、炫耀攀比,助长享乐思想 。 10、分散注意力,学业成绩直线下降。 总结: 反方观点:利大于弊 1、方便和父母联系,家长能知道学生行踪 2、方便和同学朋友联系,增进同学友谊 3、可以用来娱乐,减轻学习压力 4、是时尚的表现 有不少学生一回到家就直奔手机。同学们想一想,咱们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回家一次,你一回家,就直奔手机,也不和父母交流,也不关心父母平时的艰辛! 你扪心自问一下,你对得起你年迈的双亲吗?他们含辛茹苦地将你养大,送你上学,到头来竟还不如一个小小的手机? 如何抵制诱惑, 克服手机依赖? 如何克服手机依赖,拒绝校内使用手机 1、制定一个可达成的学习目标,并把这个计划贴在显眼位置,或者告诉自己周围的同学,利用内、外在力量监督自己按部就班的为目标而奋斗。 2、写出自己上学想要什么、怎么做,就是落实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每天在完成老师所留作业的前提下要背诵哪些知识,做哪一科、哪一节、哪几页、哪几个题等等,并安排一个顺序,什么时候干什么等等,然后就按部就班地去执行。每天晚上上床之前检查一下自己当天的计划完成情况,如果完成了当天的计划,就给自己一个精神上(如自我夸奖)或物质上的奖励;如果没有完成当天的计划,首先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是计划不切实际还是没有按计划去做,属于不切实际就要进行修正,属于没有按计划行事就要对自己进行检讨或惩罚(比如让自己把今天的内容重新再做一遍)。 3、把立即投入完成计划的行动与幸福、愉悦和快乐链接起来,在做的过程中就会体验到幸福、愉悦和快乐的享受。把上网与痛苦链接起来,就会在趋乐避苦的本能驱使之下,逐渐远离手机。 4、好好想一想现在手机否解决你现实生活中的吃住穿行,能否让你自尊、自信而快乐的生存和发展,你是它你主人还是它的奴隶。 5、在左手腕戴一个粗橡皮筋,当有了玩手机的念头时,就立即用右手拉弹橡皮筋,橡皮筋回弹会产生疼痛感,转移并压制上网的念头。拉弹的同时要提醒自己玩手机上网会浪费学习时间,让自己考大学成为泡影,会毁了自己这辈子的前程。当用自己的意志力压制了上网的念头而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后,就给自己一个精神上(如自我夸奖)或物质上的奖励,这样就会体验到幸福、愉悦和快乐的感受,进而增加学习文化课程的积极性或动力。 请欣赏:诗朗诵 别了,手机! 轻轻的我走了, 正是我轻轻的离;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家中的手机。   那口袋里的手机, 是梦中的新娘; 课堂里的幻想, 让我无心把课上。   手机上的铃声, 频频地在课堂响起; 在老师的教训里, 我甘心将耳朵堵起!   那手机中的图片, 不是知识, 是美女帅哥; 深印在脑海里, 打碎了彩虹似的梦。 寻梦?拿一支钢笔, 向书本更深处探索; 满载一脑知识, 在知识海洋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时间是催人的尖刀; 高考就在我眼前, 眼前是残酷的高考!   悄悄的我走了, 正是我悄悄的离;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台手机。 “拒绝诱惑,远离手机” 倡议书 我们的约定 既然大家都意识到了中学生使用手机的 危害,那我们就积极响这个倡议书, 愿意响应倡议的同学就来签下自己的 名字,来个君子约定,好吗? 希望全班同学,为了身体健康,为了学习进步,遵守

文档评论(0)

wend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