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读《伤寒论》有感.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粗读《伤寒论》有感

粗读《伤寒论》有感 ●粗读《伤寒论》有感 文/李光明 2010-11-12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被列入世界名著,我也浏览了《伤寒论》电子书,将感想/解读记录如下: 1. 【原文】:“(三)、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病,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解读】:症状表明,所述“太阳病”、“伤寒”应是现代病名:流行性感冒,而流行性感冒一般为病毒性感冒。 张仲景命名该类病为“伤寒病”,就表明这类病症状恶寒,身体发热当然怕冷。身体发热其实就是病毒感染,人体抗体与病毒产生生化反应产生热量。 张仲景命名该类病为“太阳病”,该病症状多在头部,与太阳穴有关?抑或该病与气候有关,与太阳有关?太阳主大气气候,高气温有时会助长、滋生环境病毒。 2. 【原文】:“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十居其七。”(张仲景原序) 【解读】:说明古代得“太阳病”、“伤寒”死亡的人很多,这更说明该类病是传染性流行性。不但中国,人类历史上有很多次感冒大流行,死于该病的人很多。现在的“非典”、“猪流感”、“禽流感”实际是人为制造的病毒性的基因层次的流感。现在,人类开始造出和使用基因武器? 感冒病毒,组织结构比较简单,比细胞简单,是“蛋白质分子碎片或片断”,自然界容易自发合成,特别在日照、气温作用下。所以病毒性疾病历史悠久,病毒它先于并伴随着整个人类的进化过程。病毒性疾病,只有当人类认识水平达至分子生物学层次水平,才能解决它。我认为,流行性感冒、肿瘤、爱滋病均为基因分子层次的疾病,这些难题至今仍待人类攻克解决,但已正在趋近。 3. 【原文】:“(五)、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解读】:感冒分两类,不传染别人的,多为风寒性普通感冒。 4. 【原文】:“(七)、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解读】:仍符合现代情况,流感病程一般是一个星期。 5. 【原文】:“(一二)、太阳中巳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千呕者,桂枝汤主之。” 【解读】:从此句看来,张仲景将该类病命名为“太阳病”,似乎与头痛症状在头部太阳穴经络附近有关。 6. 【原文】:“(三四)、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解读】:桂枝,解表药,葛根、黄芩、黄连有抗菌抗毒素作用,现代也用于治流感。但我认为药效弱。 7. 【原文】:“(四七)、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解读】:流感快愈时,鼻液带血丝。 8. 【原文】:“(九六)、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解读】:病毒通过空气传染,作用于胸肺部,可伴咳嗽症状。 9. 【原文】:“(一一六)、微数之脉,镇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解读】:病毒通过肺部动、静脉血液交换系统进入血液,给治疗带来困难。所以,现代治疗流感、“非典”、“猪流感”、“禽流感”应及时行静脉滴注给药,效果较好。由于病毒侵入血液,改变了血浆的凝血机能,加上发热发冷,大面积影响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故流感影响人的“脉象”。 10. 【原文】:“(一二八)、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如何?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解读】:得流感、“非典”、“猪流感”、“禽流感”后,因肺部发炎,产生胸痛、胸闷症状,未治愈易转为慢性肺结核。 11. 【原文】:“(一三六)、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解读】:流感久未治愈,转化为慢性肺炎或肺结核者,多虚汗。常见于幼儿。 12. 【原文】:“(二六二)、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解读】:绿豆汤有解毒作用,也可用于治流感! 13. 【原文】:“(三一一)、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 【解读】:甘草是引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