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中医康复在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应用.docVIP

思考中医康复在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思考中医康复在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思考中医康复在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班级:10级中医乙班 姓名:张晓昀 学号:3100102183 随着社会、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社会和人群,WHO)在1948年提出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在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善状态。在新的环境下,近年来产生了新的医学新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标志着现代医学的形成与成熟,也促进康复医学的出现与完善。 中医学最早使用了“康复”一词。据《尔雅·释诂》:“康,安也”;《尔雅·释言》:“复,返也”。即康复为恢复平安或健康。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康复学的介入,由于西方现代康复医学理论、技术和经验的大量引进以及现代康复医学学科在我国的基本确立,中医学中“康复”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明确提出功能康复是康复医学的立足点,康复的对象主要是残疾者,以及慢性病、老年病等有各种功能障碍者。中医康复学根植于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医学,使用的是传统中医理论和传统中医学的技术方法,使病伤残者尽快的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使身体残留部分的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达到最大可能的生活自理,劳动和工作的能力,成为康复医学发展的新亮点   (一)对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影响   在完全卧床休息状态下,肢体和关节长期制动,尤其是当关节本身有炎症或肌肉瘫痪,或肢体放置位置欠佳时,容易造成关节挛缩。如卧床3~5周,肌力即可减少一半。肌肉也出现废用性萎缩,内分泌和代谢的改变,骨质的钙和羟脯氨酸排泄增加,导致骨质疏松。   (二)心血管系统改变  1.体位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   2.心功能减退  3.血容量改变   4.血栓栓赛问题  .水肿 (三)代谢的改变  1.负氮平衡  2.负钙平衡   (四)泌尿生殖系统的改变多尿尿钠排出增加 尿钙过多 肾结石与尿路感染    (五)呼吸系统的改变 肺活量减少与量大通气量降低缺氧 坠积性肺炎3—5次慢而深的呼吸,应同时进行胸式和腹式呼吸;③局部积液或阻塞时,可进行体位引导,在适当的体位下进行拍动和震颤等手法治疗。 (六)消化系统的改变缺乏活动及长期卧床可导致食欲减退,肠粘膜及腺体萎缩,吸收变差,厌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从而导致营养性低蛋白血症以及便秘等症。卧床老人肠胃活动全面减退,不仅影响蠕动性能,也影响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七)内分泌系统的改变    1.糖耐量变差    2.血清内甲状旁腺激素的增加,这与缺乏运动而引起的高钙血症有关。    3.其他 缺少运动可致雄性激素分泌减少及精子生成减少,而从交感髓质系统分泌的儿茶酚胺则增加。   (八)神经系统的改变 长期卧床会引起幻觉和定向障碍。严格卧床休息后,可见有注意力、空间和时间定向力及其他在智能和技巧上的明显改变。此外,不安、焦虑、抑郁、对疾病的耐受力下降、易受激惹和失眠等症状亦可出现,患者的活动积极性下降,平衡及协调能力降低。 (十)心理表现 久病卧床,几乎都有一定的心理精神障碍,因为不能活动,社交活动减少容易发生焦虑-抑郁症,智力活动能力也因长久不活动和闭门不出而显著减退。据调查在家久病卧床42%一人独居;和家人能经常说话的只有58.6%;40%~60%不看、报纸、听收音机;79.3%没有生活情趣;39.5%从未出过门社会交往几乎隔绝;18.2%近乎痴呆。因此久病卧床,生活质量受很大影响,往往悲观失望躯体疾患也往往日益加重,心理精神障碍→躯体障碍→加重心理精神障碍,形成恶性循环,直到逐渐走向生命的终点。 《黄帝内经》中说道:“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皆赖脾以濡养,故有后天之本之称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素问·痿论》指出:“脾主身之肌肉。”这是因为,人体的四肢、肌肉,均需要脾胃运化来的水谷精微的充养。只有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周身肌肉才能得到水谷精微的充养,从而保持肌肉丰满,壮健有力。故《素问集注·五脏生成篇》说:“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肌肉。”若脾失健运,气血化源不足,肌肉失养,则可致肌肉瘦削或萎软、倦怠无力,甚至不用。《素问·太阴阳明论》说: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其灌溉途径系通过经络气血,由脾胃受气行津液而得以四散脏腑,布散四肢,此即《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之:“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若脏腑机体不能得到脾气运化之精微的充养,则后天乏源,人体气

文档评论(0)

kakax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