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思品题目
灵宝市朱阳镇第一小学2009年春季品德与社会教师专业素质测试
姓名
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2分。)
1、《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
①儿童性 ②生活性 ③开放性 ④活动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强调多样化。评价的多样化是指( )
①主体多样化 ②角度多样化 ③答案多样化 ④尺度多样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可包括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下面的内容属于该课程资源的是( )
①教科书 ②互联网 ③儿童的经验、兴趣 ④ 音像材料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课程的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分目标包括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维度。下面的描述中,属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是( )
A.珍爱生命,热爱自然 B.养成基本的文明习惯,遵守纪律
C.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D.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5、《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的功能应该( )
①诊断与调节 ②强化与教育 ③ 选拔与甄别 ④比较与分等
A. ①②③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
6、《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包括( )
①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②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③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④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②③④
7、《品德与生活》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实现角色和任务的转变,由单纯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 )
①指导者 ②支持者 ③合作者 ④统领者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②③④
8、下面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地形多样,类型齐全 ②地势东高西低
③呈三级阶梯,自西向东,逐级下降 ④“山多田少”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中国路上疆界有2万多千米,与15个国家接壤。下列国家中不与我国接壤是( )
A.蒙古 B.俄罗斯 C.泰国 D.缅甸
10、购物的学问很多,做聪明的消费者就要学会选择,学会比较,学会辨别,买自己需要的,避免购买不合格产品。“三无”产品就是典型的不合格商品,“三无”产品是指( )
①无保修单 ②无质量检验合格证
③无产品名称及生产厂家的厂名、厂址 ④无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1、某小学准备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并选定“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为主题。为此,学校组织了社会调查,同学们收集了以下相关资料。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判断分类,不符合本次主题教育活动的材料是( )
A.某出租车司机拾到巨款主动还给失主
B.奥运会上某运动员服用违禁药品
C.某校组织学生向北川一学校捐献图书
D.某电器品牌按质量保证书兑现承诺,做好售后服务
12、发生在汶川的这场灾难,无数美丽的生命瞬间消逝。哀痛中,也带给我们无数感动与惊喜!很多人凭着坚强的毅力,通过科学自救、互救,从废墟里站起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地震中的科学求生,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被埋在废墟里,周围没有动静了,一定要大声呼叫
B.地震发生时赶紧乘电梯逃生
C.就近躲避在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避险,用手保护头部
D.从楼层高处往水泥球场跳,以免被压在废墟下
13、2008年6月,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发出通知,号召广大未成年人向“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和“抗震救灾优秀少年”学习。在这些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少年( )
①沉着镇静、智勇双全的英雄本色 ②临危不惧、奋勇救人的崇高精神
③坚强勇敢、顽强不屈的优秀品格 ④团结友爱、乐观向上的良好风貌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