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讲天体运动与人造卫星
考纲下载:1.环绕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主干知识·练中回扣——忆教材 夯基提能
1.环绕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环绕速度,其数值为 7.9 km/s。
(2)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具有的速度。
(3)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人造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其数值为 11.2 km/s。
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其数值为 16.7 km/s。
巩固小练
1.判断正误
(1)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速度。(×)
(2)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与地球质量有关。(√)
(3)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也是7.9 km/s。(×)
(4)若物体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而小于第三宇宙速度,则物体可绕太阳运行。(√)
(5)同步卫星可以定点在北京市的正上方。(×)
(6)不同的同步卫星的质量不同,但离地面的高度是相同的。(√)
(7)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小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宇宙速度]
2.[多选]我国已先后成功发射了“天宫一号”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并成功地进行了对接试验,若“天宫一号”能在离地面约300 km高的圆轨道上正常运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天宫一号”的发射速度应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B.对接前,“神舟八号”欲追上“天宫一号”,必须在同一轨道上点火加速
C.对接时,“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D.对接后,“天宫一号”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解析:选CD 地球卫星的发射速度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且小于第二宇宙速度,A错误;若“神舟八号”在与“天宫一号”同一轨道上点火加速,那么“神舟八号”的万有引力小于向心力,其将做离心运动,不可能实现对接,B错误;对接时,“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必须在同一轨道上,根据a=G 可知,它们的加速度大小相等,C正确;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卫星的最大运行速度,所以对接后,“天宫一号”的速度仍然要小于第一宇宙速度,D正确。
[人造卫星的运行规律]
3.[多选]在圆轨道上运动的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它到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地球自转影响,则( )
A.卫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B.卫星运动的周期为4π
C.卫星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g
D.卫星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g
解析:选BD 地面上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G=mg,该卫星到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则其轨道半径r=2R,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G=m=mr=ma=mg′,可求得卫星运动的速度大小v=,周期T=4π ,向心加速度大小a=g′=g,选项A、C错误,B、D正确。
[航天器的变轨问题]
4.一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飞船原来的线速度是v1,周期是T1,假设在某时刻它向后喷气做加速运动后,进入新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的线速度是v2,周期是T2,则( )
A.v1>v2,T1>T2 B.v1>v2,T1<T2
C.v1<v2,T1>T2 D.v1<v2,T1<T2
解析:选B 设飞船原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1,在某时刻飞船向后喷气做加速运动,飞船将做离心运动,进入新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2,则有r1r2,由G=m得v=,故v1>v2,又由G=m 得T=2π ,故T1<T2,因此选项B正确。
核心考点·分类突破——析考点 讲透练足
考点一 卫星的运行规律 1.人造卫星的a、ω、v、T与r的关系
=
2.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
(1)轨道平面一定:轨道平面和赤道平面重合。
(2)周期一定: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即T=24 h=86 400 s。
(3)角速度一定: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4)高度一定:根据G=mr得r==4.23×104 km,卫星离地面高度h=r-R≈6R(为恒量)。
(5)绕行方向一定: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
3.极地卫星和近地卫星
(1)极地卫星运行时每圈都经过南北两极,由于地球自转,极地卫星可以实现全球覆盖。
(2)近地卫星是在地球表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其运行的轨道半径可近似认为等于地球的半径,其运行线速度约为7.9 km/s。
(3)两种卫星的轨道平面一定通过地球的球心。
题组一 卫星的运行参量
1.(2016·河东区模拟)两个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卫星的角速度关系:ωaωb
B.两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关系:aaab
C.两卫星的线速度关系:vav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届高考化学第一轮高效演练检测题42(阶段易错考点排查练(二)元素及其化合物).doc
- 2017届高考化学第一轮高效演练检测题43(阶段易错考点排查练(三)_物质结构).doc
- 2017届高考化学第一轮高效演练检测题45(阶段易错考点排查练(一)基本概念).doc
- 2017届高考化学第一轮高效演练检测题46.doc
- 2017届高考化学第一轮高效演练检测题47.doc
- 2017届高考化学第一轮高效演练检测题50.doc
- 2017届高考化学第一轮高效演练检测题52(专题评估_卷(二)元素及其化合物).doc
- 2017届高考化学第一轮高效演练检测题53(专题评估_卷(六)必修1、2,选修4).doc
- 2017届高考化学第一轮高效演练检测题55(专题评估_卷(四)_基本理论).doc
- 2017届高考化学第一轮高效演练检测题57(专题评估卷(一)基本概念).doc
-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学案44(动能定理).doc
-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学案47(应用动力学观点和能量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问题).doc
-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学案48(第1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doc
-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学案49(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doc
-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学案50(第3讲运动图象_追及和相遇问题).doc
-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学案52(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doc
-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学案53(实验九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doc
-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学案55(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doc
-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题3(“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对点练).doc
-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题30(功和功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