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课 题 李商隐诗两首 课时 第一节(总 节) 教学目标 1.回忆学过的李商隐诗歌,了解他的生平和诗歌风格。
2. 反复诵读两首诗,感受诗的内容和韵律特点。理解《锦瑟》的大意。 重、难点 【重点】了解李商隐诗歌风格。诵读两诗,感受内容和韵律特点。
【难点】理解《锦瑟》的大意。 教学方法 回忆、简介—诵读—探究 教学过程(知识线索及师生互动交流) 教学札记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除了这首《无题》,同学们还学过李商隐的哪些诗歌?
学生回答:《乐游原》《夜雨寄北》等。
教师简介:李商隐诗晚唐诗坛一颗璀璨的明星,其诗以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卓立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他生活在走向衰落的晚唐时期,门第寒微,父为幕僚。他十岁丧父,处境孤独,“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但他青年时即显露才华,十七岁入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幕府,受其赏识提携。唐文宗开成二年(837,25岁)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州治在甘肃泾川县),茂元以女妻之。因王茂元属于李德裕党,令狐楚属于牛僧孺党,牛党认为李商隐此举是“背恩无行”。此后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执政时期,李商隐受到压抑、排挤,仕途失意,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县尉等职,又曾随桂管观察使郑亚到过广西,随剑南、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到过四川。二十年间辗转各地做幕僚,最后客死在荥阳。唐人崔珏的《哭李商隐》诗说:“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这是对他一生的最好总结。
李商隐的诗多写时代离乱的感慨和自己失意的心情,其咏史诗和爱情诗别有特色,七律、七绝富于文采。但部分诗歌含义隐晦,不易理解。总之,李商隐以其深情绵邈、绰约多姿的诗歌开辟出了一种独特的新诗境,成为继李白、杜甫、韩愈之后唐诗的又一高峰。
三、认字诵读,整体感受
要求学生利用早自习做好预习,朗读三遍,熟悉课文。
1、学生看着课本,听教师朗读,注意字音: 惘(wǎnɡ) 柝(tuò)
2、教师提示诵读要求
首先要读准字音。其次注意节拍,语速适中,不能太快。七言诗句的节拍大体是“四三”式,还要注意变化。再次要注意押韵,韵脚的平韵可以读长些。最后要注意感情。《锦瑟》感情低沉、伤感,诵读速度要慢。《马嵬》有对比、议论,有讽刺意味,要突出疑问语气。
3、学生根据提示有感情地诵读两遍,用“△”标出每首诗的韵脚字。
4、集体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这两首诗的内容和意境。
四、说说..?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来表达情感。象征与比喻都有以具象表示抽象的特点,但二者也有不同之处。比喻像桥梁,一般有两个硬性的端点,可以找出本体和喻体;象征则像天上的彩虹,物质表象所联系的对象不那么分明,主要靠暗示,带有更多游移不定的成分。《锦瑟》一诗,无论是“锦瑟”,还是“蝴蝶”“杜鹃”“珠”“玉”等,表现的情调可以猜想,但难以具体指明。近人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词》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李商隐诗歌这种意蕴深厚的朦胧美,吸引着代代读者。
三、研读赏析《马嵬》(其二)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代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1、学生合作探究下列问题,将自己看法写在笔记上。
①《马嵬》一诗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结构有何特点?
②这首诗的批判锋芒是指向谁的?
2、学生讨论后发言交流,教师点评,进一步明确。
首联不直接点题,而从“海外”说起,从杨妃生前落笔,起笔突兀,气势磅礴,笔力千钧。传说杨贵妃死后,玄宗悲伤不已,就命蜀地方术之士寻找其魂魄。有人趁机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还带回了她头上的饰物。诗人用“徒闻”二字讽刺了玄宗的不觉醒,对其痴情泼了一头冷水,实则巧妙否定了这虚妄之说。接着,诗人又宕开一笔,指出:来世渺茫难求,可是今世缘分已然断绝,却是无争的事实。此语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
颔、颈两联一边回忆铺叙,一边冷嘲热讽,都从对比角度写李杨爱情悲剧。诗人为强化玄宗唯我独尊的地位,有意写到了三种人:一是“虎旅”,日夜巡逻保驾的禁卫军;二是“鸡人”,每日报晓服侍君王的卫士;三是“六军”,装备精良、忠诚不二的军队。然后着以“空闻”“无复”“同驻马”,把一个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形象鲜明地呈现出来,更以“七夕笑牵牛”再次揭开五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