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2016杭州G20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形势与政策2016杭州G20分析

G20究竟是怎样的会议? G20的会议怎么开? G20年年开,这次有什么不同? 峰会探讨的议题有哪些? 2、选在杭州举办的三大理由 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 选在杭州举办的三大理由 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 选在杭州举办的三大理由 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 3.中国杭州G20峰会主题 “行动队”,而不是“清谈馆” 二十国集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 2016年二十国集团创新行动计划 二十国集团新工业革命行动计划 行胜于言 比如,结构性改革,中国钢铁一些行业要面对供给侧改革,在B20会上习近平做出承诺,中国要用5年的时间再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用3-5年的时间退出煤碳产能1.5亿吨。 去产能用“重典”:1000亿人民币的“下岗基金”   近一年多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多次对中国的过剩产能问题施加压力,欧盟也对中国出口的部分钢材实行制裁。G20峰会上,其他国家是否对中国钢铁煤矿的过剩产能问题“指手画脚”,提出指责?   面对过剩产能问题,朱光耀在回答时至少3次重复了一句话:“中国是率先采取(去产能)行动的国家”。铿锵有力的强调“率先”两字。他解释道,中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采取政策行动,特别是在钢铁和煤炭领域,既有指导目标,也有措施支持。   乱世用重典,去产能的难题也得用强大手段方法解决。朱光耀提到两大具体手段:   将建立1000亿人民币的结构调整基金,用于支持下岗工人的安排;加强法律手段来支持去产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动破产审判庭的建立。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2016年10月1日 由中国主办的G20集团杭州峰会是一场开启历史新页的盛会,这场峰会必定成为21世纪全球秩序重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次G20领袖会议达成对多项政策纲领文件的共识,等于正式启动了全球经济合作机制的系统性改革,也标志了人类历史正式告别以西方为世界中心的时代。 合作者 方案提供者 参与者 中国印记彰显大国担当 2.挑战——G20的落实能力 一直受阻于美国国会,直到2015年12月18日才获得通过。 IMF份额改革 2010年多伦多峰会 WB份额改革 “按照匹兹堡峰会共识,增加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3.13%投票权” “以现有份额计算公式为基础,从高估国向低估国转移份额,向富有活力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移至少5%的份额” G20平台形成的倡议和行动计划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成员国自愿落实和行动并不总是齐心协力。 案例 即使G20层面协调一致的决策,在成员国落实方面依然面临很多不确定性。 G7更有历史经验和累积的影响力 G7成员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度高 G7成员的利益契合度也相对较高 ——并非不可取代 3.挑战——G20的领导力 G20领导力面临的挑战首先是——如何增强内部凝聚力,在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进行有效对话和协调的问题。 ! 次级对话平台机制 (BRICS) G20平台 七国集团(G7) 金砖峰会 (BRICS) G20的代表性和意见更为多元 G20的合法性比G7相对要高 “是否能让G20成员国的领导人、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看到定期开会的好处” ? G7 or G20 三、G20的转型—— 分歧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压力的消退,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好于新兴市场国家,各国的政策诉求和利益关注点出现分歧。 与危机初期联合刺激性计划相比,目前各国之间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难度更大。 难度 G20转型 难点 当前是考验G20能否顺利过渡到常设性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关键时期。 1.从应急性机制向常设性机制转型 01 美国 货币政策从宽松转向 收紧,美联储加息 02 日本 采取持续的宽松货币和赤字财政政策, 甚至推出负利率 03 欧盟 推出“容克计划” 有效促进投资 04 中国 经济增长下滑和结构性改革对世界经济的外溢效应也正在显现 ——在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上,各国的政策选择呈现分化。 在当前这种情形下,加强各国通过G20平台进行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显得尤为紧迫。 G20的转型—— 1、从应急性机制向常设性机制转型 2010:多伦多峰会 成立发展工作组。 2015:土耳其安塔利亚峰会 确认G20将就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进行协作。 G20已经不仅仅是协调经济事务的平台,而逐渐成为一个更为综合的全球治理平台,特别是发展议程的加入。 尽管G20自身定位是协调全球经济事务的首要平台, 但是其呈现越来越明显的全球性问题的综合治理特征。 将发展作为G20核心议程之一并确立九大发展支柱,随后的峰会对于发展议程的重视有增无减。 2010:首尔峰会 G20的转型—— 2.从全球经济治理向全球综合治理转型 意外事件(国际热点问题) → 峰会关注的焦点 不论其是经济还是政治安全问题 案例 2015年土耳其安塔利亚峰会

文档评论(0)

wbjs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