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街洞矿业公司茶山岭矿井
34采区
防
突
专
项
设
计
街洞矿业公司茶山岭煤矿
二O一一年六月二十四日
会 审 意 见
会审时间:2010年 6月25 日
会审地点:公司调度会议室
主 持 人:刘 清 才
会审人员:刘清才、唐鸿志、谷矿安、谢正国、陈新华、冯友良、陈红文、周作奎
会审意见:
1、根据《防突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矿井31、34采区延深水平7煤层未委托具有突出危险性鉴定资质的单位进行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其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必须严格落实瓦斯抽采,经消突验证,并采取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后,方可组织开展本区域石门揭煤、煤巷掘进和工作回采等生产工作。
2、矿井31、34采区在未构成独立通风系统前,严禁在该采区域内组织石门揭煤、煤巷掘进和工作回采。
3、矿井31、34采区巷道布置应增加区段石门、区段底板巷及区段主要上山的布置方式,以及的布置要求。
4、在防突设备章节中增加避灾硐室、压风自救装置、自救器、防突风门等防突设施内容。
5、31、34采区区域综合防突措施采取抽放钻孔的防突措施应以穿层钻孔预抽区段煤层瓦斯为主,辅以石门抽放和煤巷掘进顺层抽放,实施多项措施抽采。
6、31、34采区在实施瓦斯抽采的防突措后,其区域消突验证,每个区段沿走向每隔30m布置一个测压孔。
7、矿井31、34采区所有岩巷掘进都要采取防误穿煤层的措施,即地质部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设计地质钻出探煤,根据钻孔资料,下达允掘距离,测量部门现场标定允掘标志,做到不超掘。
8、加强矿井通风系统管理,控制风流的设施牢固可靠,确保通风系统稳定。
9、加强各区域抽放钻场管理,抽放钻场钻孔施工记录牌板,抽采负压,抽采浓度,瓦斯流量等各参数测定记录牌板,抽采设计图表资料齐全,做到填写数据准确、及时,确保能反映钻场钻孔施工、钻场抽采状况的实际。
10、完善矿井瓦斯抽采各项管理制度,及时收集区域预测、校检、验证等技术资料,为防突效果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目 录
第一章、矿井概况、201年度生产区计划及防突区域划分、矿井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一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采煤工作面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石门揭煤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采煤工作面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石门揭煤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安全防护措施
一11kW局部通风机配阻燃、抗静电胶质风筒压入式通风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1)在煤巷掘进工作面布置3个直径为42mm、深度10m的钻孔,中间孔平行于掘进工作面,两侧孔距巷帮0.5m,终孔应控制巷帮轮廓线外2—4 m。钻孔应尽量布置在软分层中。
2)钻孔每钻进1m测定该1m段的全部钻屑量Smax值,每钻进2m至少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吸指标△h2值。
3)三个预测孔中,任何一个预测孔的任何一个测定深度的单项参数超过或等于临界值时,判定该工作面为突出危险工作面;若所测参数小于临界值,并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判定该工作面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4)钻屑指标法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临界值
钻屑指标法验证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临界值△h2/Pa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mL/(g?)-1 钻屑量S 验证结果 Kg.m-1 L.m-1 ≥200 ≥0.5 ≥6 ≥5.4 突出危险工作面 <<<<5)采用钻屑指标法预测掘进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时,每预测循环应留有m的超前距;在地质构造破坏严重地带应适当增加超前距,留有不少于m的超前距。
6)若预测指标为无突出危险,则只有当上一循环的预测指标也是无突出危险时,方可确定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并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保留足够的预测超前距的条件下进行采掘作业;否则,仍要执行一次工作面防突措施和措施效果检验。
2、煤巷掘进工作面局部防突措施:在掘进面迎头均匀布置12个钻孔(超前排放钻孔),孔径42mm,孔深10m,孔间距0.6 m,钻孔控制巷道两侧5m,二层煤巷道上部煤层控制范围7m,头层煤巷道下部煤层控制范围3m,打好一个防突钻孔,先用水将孔内的煤粉冲净,利用快速封孔后再连接到抽放管上进行抽放,最末钻孔抽放时间一般不少于4小时,最后进行注水,注水时间不少于20min。3、煤巷掘进工作面效果检验:
1)在煤巷掘进工作面防突措施钻孔密度相对较小、孔间距相对较大的位置,并远离周围的各防突措施钻孔或尽可能与周围各防突措施钻孔保持等距离布置3个直径为42 mm(在地质构造复杂地带应根据情况布置5个直径为42 mm个检验钻孔)、深度为10m的钻孔,中间孔平行于掘进工作面,两侧孔距巷帮0.5m。效检孔布置在措施孔中间,如掘进断面有软分层,钻孔应尽量布置在软分层中。
2)三个效检孔每钻进1m测定该1m段的全部钻屑量Smax值,每钻进2m至少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吸指标△h2值。
3)三个效检孔中,任何一个效检孔的任何一个测定深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