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岭南(潮汕)七大民居
岭南七大潮汕古民居
潮州许驸马府 潮州已略黄公祠 潮安从熙公祠 澄海陈慈黉故居 潮阳明安里 潮安龙湖古寨 潮阳波美村
另外较出名的潮汕民居有:澄海莲下镇“蔡氏岳祖祠”、潮州下东平路“莼园”、饶平三饶镇“道韵楼”(不过这个一般算做客家土楼)、普宁洪阳镇“德安里”、揭阳“丁府”(丁日昌)、潮阳沙陇镇“东里方寨”、揭西棉湖镇“郭氏大楼”、潮阳贵屿镇“黄门第”、潮阳谷饶镇“梅祖家祠”、揭阳梅云镇“彭园”、潮阳峡山镇“缵绪堂”等。
“下山虎”又叫“跑狮”,是潮汕民居中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建筑单元。因屋顶是硬山顶式,后高前低,状如下山的老虎而得名。它大都中轴线布局,一厅两房,天井两侧有厢房与大房相接,并有小门将其与中厅两侧的大房相连。
“四点金”是在“下山虎”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它由相向的两个一厅二房构成,天井两边还各有一间被称为八尺房的厨房和一间厝手房,格局有点像北京的四合院,昔日只有殷富显达的富贾或才建得起。传说明嘉靖年间,有“国舅”之称的潮阳人陈恍进京拜见世宗皇帝,因忽闻雷雨而钻入桌下。皇上惊问何故,陈答曰家乡民居皆用草、泥所建,下雨时只有躲在桌下才免淋湿衣衫。皇上大笑,于是御赐潮州可按京城四合院式修建民宅,自此潮汕民居才有了这种与北京四合院相似的“四点金”。
后来,从“四点金”又衍生出“四厅会”、“四喷水”、“四点金加厝包”,以及由两座四点金合并与扩充的“百凤朝阳”,由八座“四点金”簇拥一座大祠堂的“九龙吐珠”,乃至“三落二火巷一后包”的更大规模的“驷马拖车”建筑模式。有的家庙后边还建有成片的“下山虎”或“四点金”,宅院前则辟有广场,挖有风水池塘,广场两边还开有“龙虎门”,犹如一个自成体系的大庄园,自然这种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一般人家是无缘问津的。潮汕古民居另一特点就是极其注重建筑装饰,不仅装饰的工艺手法、类型多,有金漆木雕、石雕、砖雕、灰塑、嵌瓷、彩画等等;而且装饰的范围广——屋脊山墙、门窗户扇,到廊柱檐下、石木部件,只要能修饰的地方几乎都装点起来。“潮州厝,皇宫起”,这句流行于潮汕地区的民谚,犹如画龙点睛般描绘出几与皇宫媲美的潮汕民居的建筑特色和独特风格,闻名岭南,饮誉中国。
一、“府第式的最早形制”潮州许驸马府潮汕古民居的建筑模式,大多出自明清时期,但是追根寻源,却始于宋代,其唯一的代表作就是坐落在潮州市中心的许驸马府——许珏,潮州人,北宋年间因祖荫而成为宋仁宗的近卫武官,授左班殿直,后娶宋英宗长女德安郡主为妻,当了当朝驸马,而他在潮州的府第,也自然被称为驸马府了。
许驸马府的主人许珏出身于潮州一个显宦家族,其曾祖父许申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10年)真宗南巡东封,召试第一,赐进士及第,任韶州知州、刑部郎中;祖父许因曾为英宗皇帝太子时的老师;而其父许闻诲也曾官至卫尉寺丞通议大夫。许珏初以祖荫得为宋仁宗近卫武官,授左班殿直,后出任宾州知州和广南西路兵马都监,屯广南防边(统管广东、广西和云南),并封武功大夫。宋元佑六年(1092年),许珏被哲宗罢任谪戍儋州,时德安郡主已逝潮州。如今在潮州桥东的洗马桥,仍保存有许驸马及皇姬郡主赵氏的合葬墓。许驸马府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至四年(1064-1067年),距今已有940多年的历史了,虽然历经数代,多次修建,但仍保存着宋代建筑的基础格局,被专家认为是现存潮汕“府第式”民居的最初形制。它坐北向南,占地245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方正规矩,结构严谨,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宅院。其中主体建筑三进五间,面阔41.8米、进深48.2米,五柱穿斗式梁架,夯土墙,高门槛,竹编的灰墙以及雕饰简单的梁柱,线条流畅、古朴大方。前座建有抱厅房,中厅东西围屋则带有护厝,形成独厅、独院、独天井的格局,而第一进与第三进之间还建有通廊,后面则建有横贯全宅的后包御书楼。整组建筑群装饰手法简朴、生动,具有宋代住宅建筑的传统特点,是岭南、乃至全国罕见的宋代建筑。据说也就是从许驸马府开始,这种带护厝的“府第式”民居逐渐在潮汕地区流行开来,后经元、明、清而渐趋稳定与成熟,如潮州明崇祯年间所建的黄尚书府,就是与许驸马府建设格局十分相似的“府第式”民居。而这一格局到了清代末期,也最终演绎成潮汕地区“驷马拖车”式的建筑模式。如今许驸马府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开始了大规模的修缮,也许不久它就将以潮汕古民居的经典之作重新展现在游人面前。
小贴士:许驸马府位于潮州中山路葡萄巷东府埕4号,可在潮州市区乘3路公交车前往。自驾车潮州潮枫路接西河路、环城西路右转中山路可到。
二、“潮州一绝”已略黄公祠
要欣赏潮汕古民居精美的建筑工艺和装饰风格,当首选已略黄公祠。它始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坐北向南,是一座建筑面积只有550平方米的二进祠堂。规模虽然不大,建筑也不显雄伟辉煌,但是却以精美绝伦的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