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01采煤作业规程.
第一章 概 况
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1101工作面位于井田中部,具体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如下表所示。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
水平名称 一水平 采区名称 1101工作面 地面标高 +1377m~+1382m 井下标高 +1200m~+1225m 地 面
相 对
位 置 1101工作面位于凯口煤矿工业广场西北部,相对地面位置为山地、陡坡,标高为+1377m~+1382m,无其它建筑物,无地表水体。 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 响 1101采煤工作面的煤层与地面相对高差为177~157m,地面无建筑物及地表水体,采面结束后可能引起地面山地的轻微下沉,但不会造成较大影响。 井下位置及与相邻关系 1101工作面,南邻主平硐。 走向长度 70m 平均倾长 350m 面 积 24500m2
第二节 煤层情况
工作面开采煤层为 A1煤层,根据运输巷、回风巷和开切眼掘进的煤层揭露实际情况,1101采煤工作面的A1煤层厚度比较稳定,全区可采。
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煤 层 情 况 表
煤层厚度 0.7m 煤层结构 较简单 煤层倾角 平均7° 开采煤层 A1 煤 种 无烟煤 稳定程度 较稳定 煤 层
情 况
描 述 1101工作面,煤层厚度平均为0.7m。本工作面煤质稳定、结构简单。
该区的A1煤层黑色半亮型,夹镜煤条带,断口呈阶梯状,块状构造。 地层综合柱状图
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情况
A1煤层位于含煤地层祥摆组(C1x)中下部,为矿区目前主采煤层,全区较稳定可采。上距石英砂岩(标志层)0.50-1.00m,煤层厚度0.6—0.8m,平均0.7m。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煤层层位较稳定,属较稳定煤层。
顶板:直接顶板为黑色薄层炭质粘土岩厚0.20-0.50m,其上为中厚至厚层状石英砂岩。炭质粘土岩,强度较低,水稳定性差,易风化破碎;间接顶板为中厚至厚层状石英砂岩,稳定、坚硬,抗压强度大。
底板:为灰黑色炭质页岩,强度较低,水稳定性差,易风化破碎。
第四节 地质构造
工作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准地台次级构造单元黔南台陷、贵定西北向构造变形区之南东部,都匀向斜西翼,低层总体呈一单斜构造,倾向245°~260°,倾角5°~9°,局部发育次级小褶皱,区内未发育断层,构造较简单。
第五节 水文地质
该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比较简单,区内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大气降水的大部分是沿着山坡和沟谷径流补给地下水,少部分则是通过第四系松散层的孔隙和岩层的节理、裂隙及断层的构造破碎带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区内最低侵蚀基准面+1030米,煤层最低开采标高+900米,低于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130米。地下水一般限于顺层运动,有的部分通过泉点涌出地面,流入冲沟排出矿区,我矿是平硐开拓,坡度+3‰,井下水沿排水沟自然流到地面。
矿井的顶板断层和部分裂隙淋水形成矿井充水,含水层补给条件差,富水性弱。
第六节 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一、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
1、瓦斯:矿井2009年、2010年鉴定为低瓦斯矿井。
2、自燃: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都匀市凯口煤矿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 》,A1煤层的煤炭自燃倾向性分类为Ⅲ类,即不易自燃煤层。
3、煤尘爆炸性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都匀市凯口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该矿区范围内A1煤尘无爆炸性。
第七节 停采线位置及工作面储量
一、停采线位置:1101工作面停采线以主平硐保护煤柱为界。
二、工作面储量
地质储量: 2.1万吨
可采储量: 2.0万吨
第二章 采煤方法、回采工艺及顶板管理
第一节 回采工作面巷道布置
一、工作面巷道布置情况
1)回风巷
1101工作面回风巷,沿A1煤顶板布置,巷道长度350m,设计回采330m,其中有20m在主平硐煤柱线内。330m回采巷道采用锚喷支护。主要用于该工作面的回风。巷内布置有一趟50mm的进水管路、一趟50mm的压风管路。
2)运输巷
1101工作面运输巷,沿A1煤层顶板布置,巷道总长度370m,可采巷道长度350m,其中有20m在主平硐煤柱线内。采用锚杆支护。沿巷道敷设SGB-420/30型刮板输送机,布置有一趟50mm的进水管路、每50米设一个三通筏门,并在转载点设置喷雾,运输巷主要用于该工作面的煤炭运输。
4)切眼
1101工作面切眼沿A1煤层顶板布置,长度70m,采用铰接顶梁配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净宽2.4m,净高0.7m。
附图:1101工作面位置及巷道布置图
第二节 采煤工艺
一、采煤方法
一)、采煤方法的选择
根据A1煤层的赋存条件和工作面巷道的布置方式,采用倾斜壁后退式开采。工作面最小控顶距为3.2米,最大控顶距为4.2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