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13光明使者江小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0913光明使者江小金.

他是一名电力线路工成长起来的高级工程师,用毕生点亮万家灯火; 他参与设计了11750座架线铁塔,领衔设计4700多公里输电线路; 他爬过的山加起来高度相当于259座珠穆朗玛峰——12000字 光明使者江小金 本报记者 周咏南 方力 童颖骏   2011年9月12日,中秋节,在奉化市长汀松鸣山,天色阴沉,一棵棵青翠的松柏在微风中忧伤地摇摆,簌簌作响,仿佛是低回的呜咽,如泣如诉。两座高耸的铁塔直冲天际,坚定而深情地凝视着这里的公墓。   “没有登不上的高峰,没有过不去的海洋;插上坚强的翅膀,我要飞向远方……”山谷里回荡着《我心飞翔》的旋律,每一个音符都动人心弦,这是宁波市电业局原副总工程师江小金生前最喜欢的歌曲。   每逢佳节倍思亲。江小金去世已经222天,小山坡上站满了上百前来与他团聚的人们。这些与他相识或不相识的人,从四面八方纷纷赶来,手捧鲜花,静默地肃立在他的墓前,心中都有太多的话要诉说。江小金,此刻是他们含在嘴里一个温暖的名字,是闪烁在眼中的晶莹泪花,是回旋在脑海中不会褪色的记忆,是沉淀在心底一份恒久的感动。   40年的风雨征程,江小金从一名普通线路工逐渐成长为宁波电力设计院院长、宁波电业局副总工程师。踏遍青山万千重,执着电力写华章,他用心灵点亮了万家灯火,绽放璀璨光芒。2011年2月2日,年仅58岁的江小金,因患皮肤NK/T细胞淋巴瘤,永远离开了他一生挚爱的工作岗位和亲朋好友。这一天,正是大年三十万家团圆时。   奔波在江小金为之付出毕生心血和生命的这片土地,整整一个多星期的采访,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他总是一心想着别人,却很少为自己考虑”;翻开他的遗嘱,上面赫然写道:“我会怀着感恩的心情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字字句句间,这位优秀党员、基层工作者的高风亮节,令人感动。 “看到铁塔导线就觉得亲切,看见灯 火通明就感到自豪” ——江小金工作时常说的话   巨人般耸立的铁塔,是你神采飞扬的诗句;无限延伸的银丝上,有你高昂的奉献之歌。   铁塔是江小金一生的挚爱。与铁塔结下不解之缘,是在1970年他刚进入宁波高压供电公司当线路工的时候。那时,宁波的铁塔少之又少,大多是水泥电线杆。   一次,江小金在杂志上看到一张照片,照片中,国外的铁塔整齐排列,银色的电线向远处无限延伸,十分壮观。江小金的心里泛起了涟漪,“如果我们都用铁塔代替水泥杆,就能给千家万户带去更多光明。”   从那以后,他翻阅了许多书,查找资料,研究铁塔。在江小金的人生中,书是必不可少的。不管在他的办公室还是家里,都摆放着大量专业书;他每次出差,书是必带之物,即使在生病时,依然离不开书。   正是这样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为他打开丰富的知识大门。他知道了,电力铁塔按形状分为上字型、叉股型、羊角型等16种;按用途分为直线铁塔、转角铁塔等8种……当时,美国、日本及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铁塔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而中国自行设计铁塔才刚刚起步。   上世纪90年代,处在市场经济最前沿的浙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起步较慢的电网成了制约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从省委书记、省长到市、县领导都出去“跑电”,仍然难以缓解用电压力。东部沿海地区逐渐建起大型电厂,可如何快速将电输送到千家万户,仍然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电力系统面前一个必须解决的难题。   江小金也一直在思考,没有铁塔架线,就不能更好地将电输送出去,怎样在短时间内多立一些铁塔?“作为党和政府培养起来的新一代工人大学生,破解这些难题是我的使命。”   建铁塔可没那么容易,碰上深山、滩涂、沼泽等复杂地形,便难以操作。而在宁波,要么是深山,大型桩机很难运进去;要么是软土地基,必须用大型桩机直径1米的钻头往地下打约30米深的洞,才能保证铁塔屹立不倒。因此,竖一座铁塔所花费的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不言而喻。   一次,在测量选取铁塔位置时,需要挖掉一棵松树。看似不大的树,却花了施工人员不少时间,才将其连根拔起。看着树底下密密麻麻的树根,江小金忽然想到,铁塔的塔基如果像树根一样,不是既省力又稳固?   用小型桩机配上20至30厘米钻头,在每个塔基上打下7至9根桩,就像树根一样,牢牢稳定住铁塔。一名工人就可以将桩机背进深山的施工现场,既方便又节省时间。于是,1995年,江小金带头设计创新的“树根桩”问世了,这也是铁塔史上的一次重要创新。   如今,在我国东南沿海“树根桩”技术广泛应用,不仅比传统的方法节省成本10%至30%,而且比原来的塔基稳固一倍。   一座座铁塔密集地建造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土地征用和空中走廊的美观问题。   1998年,从当时的宁波鄞县到海曙要新建两条110千伏双回路高压线,规划部门给了一条30米宽的高压线“走廊”。一座铁塔只能支撑一条110千伏双回路高压线,可依靠30米宽度,只够建一座铁塔。怎么办?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