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802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
目录
目录 - 1 -
第一章 概 况 - 2 -
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 2 -
第二节 煤层 - 3 -
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 - 4 -
第四节 地质构造 - 6 -
第五节 水文地质 - 6 -
第六节 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 8 -
第七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 - 8 -
第二章 采煤方法 - 9 -
第一节 巷道布置 - 9 -
第二节 采煤工艺 - 11 -
第三节 设备配置 - 18 -
第三章 工作面质量要求 - 19 -
第四章 生产系统 - 21 -
第一节 运输系统 - 21 -
第二节 通防与监控系统 - 23 -
第三节 防突 - 34 -
第四节 排水系统 - 35 -
第五节 供电系统 - 36 -
第六节 通讯照明系统 - 36 -
第五章 劳动组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37 -
第一节 劳动组织 - 37 -
第二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40 -
第六章 煤质管理 - 41 -
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 - 42 -
第一节 一般规定 - 42 -
第二节 工程质量管理 - 44 -
第三节 工作面打眼、放炮安全措施和火工品管理 - 44 -
第四节 移溜安全技术措施 - 47 -
第五节 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 49 -
第六节 通风、瓦斯、煤尘管理 - 53 -
第七节 供水、排水管理 - 54 -
第八节 供电系统、电气设备及油脂管理 - 55 -
第九节 煤质管理措施 - 58 -
第十节 起吊安全技术措施 - 58 -
第十一节 工作面防滑、防跑矸安全技术措施 - 59 -
第十二节 其它 - 59 -
第八章 灾害预防、处理及避灾路线 - 60 -
第九章 施工组织措施 - 63 -
第一章 概 况
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11802回采工作面位于矿井西翼布置,其坐标范围为:1、X:2884148;Y2、X:2884135;Y3、X:2884081;Y4、X:2884057;Y5、X:2884027;Y6、X:2884028;Y7、X:2884004;Y8、X:2883995;Y9、X:2884003;YZ=+1102.3m~+1171.7m。具体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见表1。
表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
水平名称 一水平 采区名称 一采区 地面标高 +1213.5m ~+1310.8 m 井下标高 +1102.3m~+1171.7m 地面相对位置 对应地表为山坡,无河流、湖泊、水库、村庄、建筑。
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 由于该处煤层倾角26°,属倾斜煤层,距地表83.5~197.4m,回采后地表将出现微裂隙。目前工作面上部地表基本为山坡,回采范围内无任何建筑和设施。故对地表山体影响不大。 井下位置及相邻关系 该工作面为一采区西翼第二个采面,其上覆C4煤层11402工作面已采完密闭,层间距19m,由于采空区从密闭往里都是正坡,积水从密闭孔内流出,不会产生积水。其他在开采范围内无其他巷道和采空区。 采面布置 走向长最大203 m ,最小132 m,平均167.5m。 倾向长157 m 回采斜面积21397m2
第二节 煤层
11802工作面回采煤层为8#煤层,根据本工作面掘进巷道揭露的实测地质资料可知,本工作面煤层在回采区域较为稳定,均可采,平均厚度1.8m,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煤层情况表
煤层厚度(m) 1.8 煤层结构 简单 煤层倾角 26° 开采煤层 8# 硬度 f=2 煤种 肥煤 稳定程度 较稳定 煤层情况描述 为矿区主采煤层,该层煤产于上二叠统龙潭组第四段下部,上距4号煤层20m左右。煤层亦呈层状产出,产状与围岩一致,倾向北偏东,倾角26°。煤层层位和厚度稳定,结构简单、无夹矸,煤层顶板为粉砂质粘土岩,底板为泥岩。从揭露情况看,煤层厚度一般为1.7—2.2m,平均厚约1.8m。煤层平均灰分含量 18.36%;平均硫分 0.92%;平均挥发分22.43%,为高中灰-低硫-高发热量烟煤,属于肥煤。主要用作化工用煤,也可作及民用煤、工业动力用煤和火力发电用煤。
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
表3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平均厚度(m) 岩性特征 基本顶 钙质细砂岩、细砂岩 6 浅灰色细砂岩,含植物化石 直接顶 细砂岩 6 深灰色粉砂岩与砂质泥岩,含动物化石,底部丰富。 伪顶 无 伪底、直接底 泥质粉砂岩 5.19 浅色粉砂岩,砂质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