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外国诗两首.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教学目的 1.理解两首诗的象征意义和诗中所表达的深刻哲理。 2。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诵中外诗文,体会诗的意境。 莱蒙托夫 ??? 米哈依尔·尤利耶维奇·莱蒙托夫(1814~1841)俄国诗人。出身贵族,不到3岁,母亲去世,由外祖母抚养成人。蒙托夫自幼性格忧郁、孤僻。1828年入莫斯科贵族寄宿中学,开始写诗。1830年考入莫斯科大学,中途转至彼得堡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1834年毕业后在骠骑兵团服役。1835年发表长诗《哈吉·阿勃列克》和剧本《假面舞会》。1837年2月普希金遇难,莱蒙托夫写了《诗人之死》一诗,愤怒指出杀害普希金的凶手就是俄国上流社会。这首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诗篇震撼了俄国文坛,奠定了诗人作为普希金继承者的地位,然而却遭到沙皇反动当局的仇视,莱蒙托夫因此被流放高加索。同年发表《波罗金诺》,歌颂人民在卫国战争中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英雄气概。经外祖母多方奔走,莱蒙托夫于1838年4月从流放地返回彼得堡原部队。不久,发表民歌体长诗《商人卡拉什尼科夫之歌》,赞扬不畏强暴的精神,《咏怀》一诗谴责贵族青年缺乏思想,对生活采取冷漠态度。1839年发表歌颂叛逆精神的长诗《童僧》。1840年长篇小说《当代英雄》问世,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继奥涅金之后又一个“多余人”形象——毕巧林。1841年2月回彼得堡休假,完成著名长诗《恶魔》。莱蒙托夫本想趁休假之便设法离开军队,全力投入文学创作,但所得到的是限令48小时内离开首都。回高加索后,一些仇恨诗人的彼得堡贵族唆使青年军官马尔蒂诺夫与莱蒙托夫决斗,结果诗人饮弹身亡,年仅27岁。莱蒙托夫的艺术天才没有得以充分发挥,正如高尔基所说:“莱蒙托夫是一曲未唱完的歌”。尽管如此,他仍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篇。 订正字音 雾霭(ǎi)      呼啸(xiào) 嘎吱(gā zhī) 抛弃(pāo) 桅杆(wéi) 祈求(qí) 思:浩瀚的大海上有一叶孤帆。看到这个画面你想到什麼? 分析课文 认真想吆 1.它在寻找什麼?它抛弃了什麼? 2.帆在海上主要是通过什麽描写表现它的追求? 一节:望帆发问 寻找什麼 抛弃什麼 令人深思 二节:否定回答 不寻幸福 不离乐疆 令人生疑 三节:真正追求 祈求风暴 宁静之邦 闯大风大浪 描写议论相结合 主题:人生应该经风雨,见世面,而不应贪图安逸和享受,应该在奋斗中锻炼成长。 板书设计 1.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丰富的内涵,表现了以小见大的主题。 2.象征性的写法。 帆象征人,到风浪中去搏击的诗人自己。 3.拟人修辞方法的运用。 天上的云啊,永恒流浪者! 似茵绿草毯,如一串珍珠; 从可爱的北方匆匆奔南国, 同我一样,像放逐的囚徒。 是谁逼迫你:命运的决定? 隐秘的嫉妒?公然的诽谤? 折磨你的是心中的内疚, 抑或朋友们恶毒的中伤? 不,荒凉的田野令你厌倦, 狂热和惆怅与你格格不入; 你一贯冷静,永远向往自由, 没有祖国,也就没有放逐。 课外拓展 泰戈尔 *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