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域文化填空选择
中原文化概论
一、填空题
1.中原文化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根源性、核心性、丰富性、 人为性、散播性等一系列特点。
2.从自然地理特征上看,中原文化区域可分为“一山四水”的典型区域,即嵩山文化区、河洛文化区、黄淮文化区、 汉淮文化区禹州朱氏郑道昭庄子北宋隋唐许行1.中原文化是产生于中原地区的区域文化,是中原地区长期积淀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 制度文化 的凝合体。
3.中原文化从以下几个方面导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①自强自立精神;② 崇文重教精神
4.所谓文化区域,即一个区域的人们,依赖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地理环境,经过从长期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化区域形态。
6.豫中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陈宋文化;豫东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陈宋文化;豫西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河洛文化;豫南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汉淮文化。
7.中原文艺的特点有:开创性
9.东汉书法家刘德昇,教出了钟繇和胡昭
1.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 宇宙
2.老子诞生于春秋时期楚国-苦
3.道家思想被东汉末年张鲁的“五斗米道
4.庄子是战国
5.《道德经》诞生于河南灵宝市的 函谷关
6.列御寇诞生于战国时期 郑 国莆田(即今中某县白沙乡)。
7.“北宋五子”中的三位是中原人是,程颢、程颐和 邵雍
8.孔子弟子 端木赐
9.提出“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是郑国的子产 1.佛教大致在 东汉
2.中国的第一座佛寺是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
3. 隋唐 时期,是我国佛教的繁荣时期。
4.玄奘于唐太宗 贞观元
6.《尉缭子》是战国
7.中国最早的建筑学著作是李诫所著的 《营造法式》
8.东汉 杜诗
9.宋张商英所著的《 护法论
4.中原四大古都是: 郑州 、洛阳、开封和安阳。
5. 鸡公山
6.豫菜到 北宋
7.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酿酒遗址是贾湖遗址
8.宋代四大书院是:嵩阳书院、 应天书院 、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
9.书院教育的教材“四书”是:《论语》、《 大学。。2.中原物质文化遗产所谓中原物质文化遗产,其实也就是中原地区遗留下来的以物质形态为标志的文化遗产。是指中原人在与自然界进行斗争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物质手段。它包括生产工具、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生活资料、精神生活的物质条件等3.嵩岳文化区嵩山文化区,狭义指包括北至黄河,南至河南襄城一带,东至虎牢关,西至华山,方圆数千里的(包含河洛文化)地域。广义就是中原文化的泛称。简单地说,嵩山文化区基本上涵盖了中原腹地的沿黄河、洛河、伊水两岸的广大河谷、盆地、平原的肥沃地带。它之所以被称为中原文化及后来华夏文明的摇篮,就因为炎黄先民在这块土地上开发、经营了近万年的原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巨大勋业。就像埃及原始先民开发尼罗河;美索不达米亚和后来的巴比伦先民开发“两河流域”和印度先民开发恒河、印度河流域而创造世界文明古国一样,中国中原地区的“嵩山区”先民开创炎黄、华夏文明一样,这是由天然的自然条件所造成的
“尚书”一词的本义是指中国上古皇家 档案文件的汇编。“尚”意为“摊开、展平”;“书”即文字、文字记录、文档;“尚书”即“解密的王家文档”、“(向社会)公开的皇室卷宗”。尚书是王和贵族讲的话。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 《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
1.字文公,号文始先生。“关尹”为其官职,“喜”本为动词,被汉代人误为其名。《列子》《吕氏春秋》等书中多记为“关尹”“关尹子”甘肃天水人,周代楚康王(前559至前545年)之大夫,他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习占星之术,能知前古而见未来。周昭王二十三年,眼见天下将乱,他便辞去大夫之职,请任函谷关令,以藏身下僚,寄迹微职,静心修道,或称“关尹”。2.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宋、明儒家的哲学思想。汉儒治经重名物训诂,至宋儒则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因有此称。3.“二戴” 谓汉戴德与戴胜(或戴圣)戴德汉代礼学家,今文礼学“大戴学 ”的开创者。任信都王(刘嚣)太傅。宣帝时立为博士,称“大戴”,也叫“太傅戴胜平生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尤重《礼》学研究。与叔父戴德及庆普等人曾师事经学大师后苍,潜心钻研。《礼》学。三人苦心钻研,各有所得,逐步形成自己的学说体系,成为今文礼学大师。戴德号称“大戴”,戴圣被称为“小戴”,二人合称为“大小戴4.韩非 活于战国末期,为中国古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