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之临床解读与体会.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之临床解读与体会
东莞市人民医院 蓝光明
主要内容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几个主要变化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之临床解读
如何有效实施心肺复苏的临床体会
一、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几个主要变化
1、生存链改变:由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
早期识别与呼叫;
早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仅做胸外按压;
早期除颤:如有指征应快速除颤;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LS)
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
2、几个数字的变化:
胸外按压频率由100次/min改为“至少100次/min”;
按压浓度由4-5cm改为“至少5cm”;
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
维持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
控制血糖不超过10mmol/L,但应避免低血糖;
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CPR流程由ABC改变为CAB;
按压与呼吸比不变(30:2);
除颤能量不变;
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
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无脉性心电活动(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
建议使用腺甘,治疗规则、单型性、宽QRS波群心动过速。
按压浓度由4-5cm改为“至少5cm”;
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 5 厘米;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 4 厘米,儿童大约为 5 厘米)。请注意,不再使用 5 厘米的成人范围,而且为儿童和婴儿指定的绝对深度较《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早期版本中指定的深度更深。
二、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之临床解读
高质量心肺复苏有5个要素;重视早期除颤或AED的作用;强调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重视复苏后综合征的处理。
1、早期人工呼吸并不必要,或有害
①心跳骤停早期并不缺氧,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
②心跳骤停,肺循环停止,肺气血交换也停止,人工通气只不过增加无效死腔;
③过度人工呼吸加大胸腔内压,影响回心血量;
④人工呼吸易引起胃胀,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
⑤口对口人工呼吸中,送入气体的氧浓度低。
心肺复苏流程:由ABCD改为CABD,或DCAB
1、检查时应快速检查是否无呼吸或仅仅喘息后,立刻启动急救系统并找来除颤器。
2、触摸颈动脉搏动,不超过10秒,若没搏动,立即胸外按压或除颤。
3、在人工呼吸之前开始胸外按压(C-A-B而不是A-B-C);胸按压30次后,再开放气道,人工通气2次。
4、已从流程中去除“看、听和感觉呼吸”,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
2、高质量心肺复苏有5要素:
保持正确的胸外按压姿势;按压频率(>100/min)按压幅度(≥5cm);回弹倒位;终断按压时间<5S
实施胸下按压心肺复苏的目的和原理
目的:通过按压,产生足够的收缩压,确保冠状埃及和脑血管的血流灌注。
原理:“心泵”原理:直接掠夺以及,产生心搏出量;“胸泵”原理:胸腔内压的变化促进血液循环
㈠正确的按压姿势
①地上采用跪姿,双膝平病人肩部;床旁站立于踏脚板,双膝平病人躯干;
②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借用上半身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压(杠杆原理);
③按压后必须完全解除压力,胸部弹回原位;
④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骨,保持正常位;
按压姿势:按压位置:胸骨下半部
按压姿势:错误1肘部弯曲;错误2手掌交叉
㈡按压频率:按压频率>100次/min(18秒至少完成30次按压)
㈢按压深度
①胸骨下陷≥5cm,儿童约为胸廓厚度的1/3;
②按压有效标准:能产生60-80mmHg的收缩压,此时能触摸到颈或股动脉搏动、
㈣回弹倒位
①按压后尽量让胸廓回弹;
②按压和放松时间各占50%;
③数数掌握节奏,个位数加重复发音。
㈤按压终断时间<5秒
①人工呼吸时间不能超过<5S;
②换人胸外按压中断时间不要超过<5S;
③尽量缩短电除颤操作时间。
3、重视时期除颤或AED的作用:尽量缩短按压与除颤之间的时间;院内争取3分钟内能进行除颤;除颤后立即恢复胸下按压;建议医院内使用AED。
心脑复苏实验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萨维尔(sarver)心脏中心复苏研究组的尤伊(Ewy)等在2003年提出,发现从室颤诱导心跳停搏期间的心电活动存在三个时间效期,心脑复苏的内容包括:1、连续胸外按压2、新急救服务系统(EMS)3、复苏后救治。
心脑复苏流程:
按压200次 -----除颤一次--------按压200次
室颤—心跳骤停三个时效
第一期为电活期:室颤开始4-5min左右,此期最主要的救治措施是除颤。
第二期为循环期限:室颤开始5-10min左右,此期心肌细胞能量几乎消耗尽。
第三期为代谢期:室颤10-15min以后,心肌纤颤动致心肌细胞衰竭。
心脑复苏实验启示:
㈠有目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