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22014年成“违约元年”刚性兑付扭曲资本市场..docxVIP

201407222014年成“违约元年”刚性兑付扭曲资本市场..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07222014年成“违约元年”刚性兑付扭曲资本市场.

2014年成“违约元年” 刚性兑付扭曲资本市场2014-07-22 17:12:06 来源: 华尔街见闻(上海)网易微博0易信新浪微博腾讯空间人人网有道云笔记2014年,对资本市场来说将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其将以违约元年为标志被载入史册。从公募到私募,从银行间市场到交易所,从信托到委托贷款,一笔笔违约或者潜在违约事件的出现,都过于自信的市场敲响了警钟。一直以来,刚性兑付造成了市场扭曲,令无风险利率畸高,资金难以流入实体经济。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曾提到,刚性兑付是当前中国货币多、资金多但资金成本又很贵的根源。中国金融市场一个长期的特殊是“刚性兑付”,即收益与风险长期背离。这样的一种矛盾、悖论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我们的资金价格扭曲,而扭曲资金价格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金融市场当中的一种或明或暗的刚性兑付,使得一些领域能够高价吸收资金。随着越来越多违约的出现,刚兑被打破将是市场真正走向市场化的关键一步。债市违约接踵而至3月7日,“11超日债”到期无法全额兑付,这成为中国债市历史上首笔付息违约债券,此后,债市的违约事件不断涌现。与交易所交易的超日债不同,随后出现的三笔债券违约风险事件都发生在私募债市场。今年4月,1.8亿元“13中森债”出现兑付风波,其成为首例利息违约的私募债,但其担保方承诺代付利息,中森债偿付危机出现转机。此后4月,另一只私募债“12华特斯”的发行人浙江华特斯破产重整,令该私募债遭遇兑付危机。眼下,“12金泰”和“12津天联”再度面临违约。原定于7月10日付息的12金泰债券因无力支付本金和利息,因此造成实质性违约。受海泰担保信用危机影响,“12津天联”面临本金无归的风险,这只债券将于7月28日回售到期。比企业债风险更高的中小企业私募债成了违约集中爆发的“重灾区”。作为2012年才问世的创新品种,中小企业私募债被称为中国版的“垃圾债”。根据私募债常见的2年期限,2012年下半年首波发行的私募债即将陆续到期,目前第一波偿付高峰已到来。除了上述提到的私募债、交易所债券,中国最大债券交易场所——银行间债券市有可能在23日迎来债市第一笔本金违约债券。上周,民营建筑工程企业——华通路桥集团发布公告称,因公司董事长正协助相关部门调查,将于周三(23日)到期的短期融资券——13华通路桥本息兑付面临不确定性。信托违约风波不断其实,今年最先发生兑付危机是信托行业。华尔街见闻此前曾报道,与房地产、煤矿等被限制放贷及出现了调整的行业紧密相关的信托产品屡涉兑付危机。去年以来,中诚信托、中融信托、吉林信托等先后卷入兑付风波。今年1月,中诚信托发布公告称高达30亿元的“诚至金开1号”在兑付日可能无法按期兑付。最后在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接盘下,才兑付了本金。时隔不过数月,5月底,中诚信托“诚至金开2号”也陷入兑付危机。当时银联信列举的多款今年内到期的高危信托产品中,中诚信托7月25日到期的13亿“诚至金开2号集合信托计划”可能将延期。《大众证券报》报道援引银联信信息称,今年有多款产品面临较高的违约风险,三季度可能发生信托兑付危机,届时到期的信托产品将飙升至12733.06亿元。美银报告曾提到,今年第二和第三季度到期的集合信托产品集中,如下图: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房地产信托。今年年初以来,房地产市场加速冷却,倒闭潮、资金链断裂、跑路、降价等消息不绝于耳,房地产信托也成为了一个高风险悬崖。据用益信托数据显示,今年全年集合房地产信托预计到期规模总计为1780亿元,其中上半年约为807亿,下半年约为973亿。2014年是房地产信托兑付的高峰期。2015年,地产信托必须偿付的金额达到2035亿元人民币,这几乎是今年到期金额1090亿元的两倍。委托贷款违约再现6月,浙江华鼎集团公告称,获两家银行确认有两笔委托贷款出现了违约。而该两笔贷款的借款人,恰恰就是本地媒体近日纷纷报导的杭州知名企业——中都集团。作为银行绕开信贷监管的重要方式,中国委托贷款规模近期呈爆发式增长,两年内激增65%,去年新增规模相当于新增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规模的30%左右。委托贷款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第二大信贷来源。如此庞大的委贷“怪兽”一旦陷入大规模违约潮,将对中国金融系统造成巨大影响。除了委托贷款,作为最大的信贷渠道,银行贷款违约更为常见。今年3月,宁波奉化最大房企兴润置业因经营不善和高利贷导致资金链断裂、资不抵债。该房企的轰然倒塌,留下了超过35亿元的巨额债务,其中银行欠贷达24亿元,涉及十多家银行。央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徐诺金在最近一篇文章中透露,5月末,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1305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23亿元;不良率1.59%,比上年末高0.06个百分点。不良贷款存在跨地区、跨行业蔓延趋势。在提到房地产相关贷款时,他还指出:如果加上间接用房地产作抵押的个体工商户贷款及其它企业资金贷款,直接和间接与

文档评论(0)

jiulam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