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写作基础理论.docVIP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讲:写作基础理论

第一讲:写作基础理论 一、应用文概说 (一)应用文的产生 应用文,是指在社会实践中产生与发展的一种以说明为主,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用以处理事务,具有固定或惯用体式的实用性文体。 “应用文”一词始见于宋朝张侃《拙轩集·跋陈后山再任教官谢启》一文:“骈四俪六,特应用文耳,前辈直谓世间一种苛礼,过为谨细。”应用文正式提出是在清朝刘熙载的《艺概·文概》中以“辞命体,推之即可为一切应用之文。应用文有上行,有平行,有下行。重其辞乃所以重其实也”正式提出来的。 应用文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语言文字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尚书序》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这里的“书契”是指文字,而“文籍生焉”则是指应用文的产生。 我国最早的应用文产生在殷商时期,称甲骨卜辞,是殷代王室的公务文体,在甲骨上刻着占卜的时间、事件和结果,作为文书保存,以备日后验证。如:乙巳卜,宾贞“三羌用于祖乙”。(乙巳日占卜,卜人宾卜问:“是否杀三个羌人祭祖乙的事)。 《易·系辞》中说:“上古结绳而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这里的百官以活,万民以察,是指应用文的上传下达作用。夬是指决断、解决问题,即应用的意思。这段话的大意是说,上古远祖们用绳索打结的办法来记载治理社会的大事,后来有德行有知识的人把它改变成书面语言的形式来记事,官员们和黎民百姓都用这种方法来记载生活实事。 到春秋时期,从《尚书》开始,把上古的应用文统称为《书》,又称《书经》,“尚”即“上”,《尚书》实际上就是上古的历史公务文书的汇编。《周书·多士》说:“唯殷先人有册有典”,可见殷商时期还有典册文书。到了西周,由于国家机关的强化,典章制度的完善,开始出现了“诰”、“命”、“誓”等一类上对下的应用文书种类。 现存资料表明,我国古代的文书,主要有甲骨文书、典册文书、金石文书、竹木文书、棉帛文书、纸张文书等不同的类型。另外,中国文书,在各个朝代的名称也不一样。商称“典册”、周称“中”、秦称“典籍”、“图籍”,汉称“文书”、文案”,三国称“公文”,唐宋称“文卷”、案卷”,元称“文卷”、“薄籍”,明称“文牍”、“案牍”,清称“牌子”、“本章”。 (二)应用文的特点 应用文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1.应用性 应用文的特点,首先在于它的实用性、应用性。文学作品也有其社会功利的目的,在某种意义和程度上说,也不是完全没有实用性的。但文学作品主要运用形象思维及形象化的手法反映社会生活,通过“作家—作品—读者—生活”,间接作用于生活,发挥其审美价值的社会功能。请看这首中国最早见诸文字的远古歌谣: 断竹,续竹, 飞土,逐肉。 《吴越春秋》 这就是注明的“黄歌断竹”《弹歌》。据《吴越春秋》的解释:“……弹起于古之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全诗四个动宾词组,四个动作描写,显然是反映我们先人的狩猎过程。 应用文章同样以文字为载体,传播的也是生产劳动及其成果的各种信息,但却是直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服务的,具有比文学作品更为直接的实用性。 2.真实性 应用文的又一特点,就在于它的真实性:完全符合生活的真实。这点同文学作品也相异。文学作品所要求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生活的综合、概括、提炼,可以用艺术虚构的方法,想象、夸张等手法,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请看李白的《将进酒》的开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两组排比对偶句如挟天风海雨,如裹奔腾黄河,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生动而真实地诉说了诗人因政治上受打击所产生的内心苦闷,和要求冲破束缚的炽热情怀。从生动表达诗人内心真切的感受来说,这些诗句是真实的,但这只是艺术的真实,不是生活的真实;从生活的真实来说,黄河5464公里,落差绝无天壤之别,以至于水“从天上来”。人生尽管短暂,青丝成白发,少年变老年,也绝不会在旦暮之间。 应用文的真实,不是艺术的真实,而是生活的真实,记叙事物,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必须客观如实;说明事物,时空背景,颜色、大小、形状、性质、构造、功能等,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3.时效性 应用文的再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时效性。对于一般的应用文章来说,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起作用的。文学作品则不然,既可以取材于现实,又可取材于历史,不受时间的限制;其中的艺术精品,具有永恒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如《古诗源》第一首《击壤歌》是这样写的: 日出而作,日没而息,凿井而饮,帝力于我有何哉? 入世“歌德”(歌颂“帝尧之世”)乎,还是出世“非德”(“尧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