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南京.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楼梦与南京

《 红楼梦》 与南京 研究小组成员:邢雪,史宝莲 ,扬帆 冉恬, 陆旭,范兴雅,兰宛嘉 班级:高一(6) 红楼梦与南京息息相关 《红楼梦》小说及《脂砚斋评批》中,多处提到金陵;看来小说与南京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何况小说的原名《金陵十二钗》,似乎写的就是南京的女子。实则不然,那是对《红楼梦》的误读、误解,至少是肤浅。无论是小说的内容,还是《金陵十二钗》的酝酿、成书,都与南京的历史、南京(在康熙盛世时)的现实分不开的。直到曹寅死后的雍正六年,江宁织造曹家被抄后,迁居北京,《金陵十二钗》基本上与南京脱离干系;以后又是几十年的事儿,主要是曹寅遗稿的整理和抄本问世事,似乎也与南京无干。谁知在一九五九年,南京的毛国瑶先生发现了靖应鲲先生家藏本《石头记》,通称《靖藏本》;特别是其中前所不见的《评批》(称《靖批》),多亏南京毛先生录下一百五十条《靖批》,对《红楼梦》的索隐,至关重要。而那部《靖藏本》却在文革时得而复失......。扭曲的时代,人心也被扭曲,也是在那个年代,《红楼梦》被严厉地定格在阶级斗争,反封建的狭小层面上。《红楼梦》也在劫难逃。 一:《红楼梦》的作者与南京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小说,曹雪芹被誉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小说家。 曹雪芹的祖上,是在南京任“织造”官,而且曹雪芹本人,就是在南京出世的。 曹雪芹家族在南京居住的60多年是曹家历史上最兴旺的时期,《红楼梦》就是曹雪芹记述自己家族在南京从辉煌到衰落的真实过程。 曹雪芹在南京长到10多岁时候,由于父亲得罪了皇帝,被抄家,全家都被押解到北京,从此,曹家就到北京定居了,当然也把大量的南京风俗和语言习惯带到了北京。 二:《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 小说中主要人物都是属于金陵四大家族的。小说中写到:“贾雨村官拜应天府尹后,提到金陵四大家族”。 谚曰:“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应天府是南京在明朝初期的名字,金陵是南京的别称,《红楼梦》中讲到金陵四大家族,也就是南京四大家族,所以《红楼梦》就是讲南京四大家族的故事。 三:《红楼梦》中的南京人物 《红楼梦》里写的“金陵十二钗”,顾名思义,就是南京的十二个美女,严格地说,黛玉和妙玉是苏州人,但是那时候有“金陵省”的说法,她们也就算是金陵人了。 而在这十二钗中,最正统的南京人当属王熙凤了。 据脂砚斋所见的曹氏《红楼梦》初稿,不可一世的泼辣的王熙凤,后来竟被原先惧内的贾琏将她贬为妾妇,接着更进一步将她休回娘家,于是她就哭哭啼啼的回到了“金陵娘家”,后来就死在南京。 王熙凤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相关文段: 你听,她人还未现,声音已经到了,是地道的南京话---- 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 四:红楼梦中的南京方言 第九回:“茗烟在窗外道:‘……那是什么硬正仗腰子的,也来唬我们……’”“硬正”读作en’zen(去声)是一个典型的南京话,表示“强硬”、“不服软”等意思。现在我们也会说:“这个人的后台硬正得很”。 第二十四回:“贾芸听他韶刀得不堪,便起身告辞”。南京方言里嫌人话多,说“韶”。一般说“韶死了”、“韶得不得了”。 “嚼”、“嚼蛆”在南京方言中是带有戏谑意味的“议论”、“说话”的意思。《红楼梦》中多处出现这个词,就连林黛玉也会说。第五十七回:黛玉啐道:“趁这会子不歇一歇,还嚼什么蛆。”紫鹃笑道:“倒不是白嚼蛆……” 南京话中“这么”、“那么”都说成“这们”、“那们”。这一语言习惯在《红楼梦》中随处可见。比如,第三回:“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第六回:“周瑞家的又问板儿‘你都长这们大了’。”第八回:“黛玉笑道:‘怎么写得这们好了?’” 另外,南京方言中往往在形容词后加“些个”表示程度。如,“下手要狠些个”、“快些个噻”等。《红楼梦》中也有这样的用法。第六回:周瑞家的说王熙凤“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 南京方言中把“这一段时间”说成“这一程子”。《红楼梦》第二十六回:“佳蕙道:‘你这一程子心里到底觉得这么样?’”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