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无为
自然、无为 自然 一、何谓“自然”? “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史记·太史公自序》) ——“不加一毫勉强作为的成分而任其自由伸展的状态。” 二、自然、因循与“人为”: 河伯曰:“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庄子·秋水》) 三、《老子》中的“自然”: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17章》) [1] 很少发号施令。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诗经·击壤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1]。”(《51章》)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2]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64章》) [1] 不加以干涉,而让万物顺任自然。蒋锡昌说:“道之所以尊,德之所以贵,即在于不命令或干涉万物,而任其自化自成也。” [2] 补救。 四、对老子“自然”的思考 (1)、“自然”的理论预设 ——原初自然状态的完美 与儒、法家的对比 孟子: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 “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尽心上》) 荀子: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篇》) “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荀子·性恶篇》) 韩非子: “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韩非子·心度》) “且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韩非子·六反》) (2)、老子“自然”说的目的 ——人为造作的过分,自然本性的扭曲 (3)、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人为”? ——“自然”和“人为”很容易区分吗? ——人自然要求好的东西,这是人为吗? 无为 一、所谓“无为”: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史记·太史公自序》) “无为”和“有为” 二、提倡“无为”的原因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法令滋彰,盗贼多有。”(《57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75章》)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才货有余,是谓盗竽。”(《53章》) 三、《老子》中的“无为”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2章》)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3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37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43章》)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57章》) 四、儒家之有为与道家之无为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 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 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王阳明) “我们既赋有经纶创作之才,既赋有物蓄制裁之能,便要发用此诸种才能,使社会成为文物粲然、合理整备的社会,使人们得到趣味深长、内容丰富的人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积石成山(定稿).doc
- 空气压缩机和静音气泵马力感应无油空压机BD150价格.docx
- 沾化县冯家镇剪纸艺术.ppt
- 空气泵和静音无油空压机价格.docx
- 第一周语文6节.doc
- 第一次议论文写作讲评.ppt
- 第一单元孙玉华.doc
- 东南亚与新加坡(上课用).ppt
- 第一讲:写作基础理论.doc
- 第7课.苹果里的星星.ppt
- 2023年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两河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青化砭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罗镇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永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年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三岔河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3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八渡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3年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石泉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3年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沙河子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赵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年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留仙坪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