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同类药物我们中如何优选药物ppt课件
斯沃(利奈唑胺)广泛分布于不同的组织和体液中,包括上皮细胞衬液、炎性水泡液、骨骼、肌肉、脑脊液和腹膜透析液。 斯沃(利奈唑胺)最后一剂给药后,该药在组织和体液中的药物浓度迅速增高,穿透率(组织浓度/血清浓度)最高达200%,远高于临床重要的革兰阳性菌,如MRSA和耐糖肽类肠球菌的MIC值,两者分别为2mg/L和4 mg/L。 应注意体外抗菌活性与临床疗效间的关系尚未确定。 * * 同类药物中如何优选药物 ——我们的角度 考虑因素 药代动力学特征 药物相互作用 不良反 并发症 患者个体差异(如肝肾功能) 吸收 吸收: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吸收过程的影响因素: 胃肠道pH值的影响 胃排空、肠蠕动 饮食状况 胃肠道反应 药物口服不吸收并非“坏事” 假膜性结肠炎:是一种急性肠道炎症,因在小肠或结肠的坏死黏膜表面附有一层假膜而得名。 万古霉素作为一个具有亲水性的大分子,很难穿过肠壁的绒毛细胞细胞膜,因此口服不吸收,对肾脏无损害。而对于假膜性结肠炎,必须经过口服药物才能到达感染部位,在口服给药的情况下,排泄物中药物的浓度在500ug/ml左右。 分布 分布: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后,由循环系统运送至体内各脏器、组织、体液和细胞的转运过程。 分布过程的影响因素: 血浆蛋白结合率 药物理化性质 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常见的临床意义 血脑屏障 胎盘屏障 特定部位的感染 Honeybourne D, et al.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3;51:1431-4 and [erratum] 2003;52;536. Gee T,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1;45:1843-6. Lovering AC, et al.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2;50:73-7. Pfizer Inc., data on file. 5. Gendjar SR, et al. ASN/ISN WCN 2001, Abstract 2205. Gendjar SR, et al. [abstract]. Proceedings of the ASN/ISN World Congress of Nephrology. October 13-17, 2001; San Francisco, CA. Abstract 2205. 组织/体液 利奈唑胺给药剂量 药物浓度 (mg/L) 血浆/血清 组织/体液 穿透率(%) 上皮细胞衬液1 600 mg q12h PO (6剂) 13.4 25.1 200 炎性水泡液2 600 mg q12h PO (5剂) 18.3 16.4 104 骨3 600 mg q12h IV (2剂) 15.8 8.6 60 肌肉3 600 mg q12h IV (2剂) 15.8 13.4 94 脑脊液4 10mg/kg(?600mg)IV(4-5剂) 10.3 7.5 71 腹膜透析液5 600 mg PO (1剂) 11.2 6.9 61 * 健康人药代动力学数据及药物体外抗菌活性不一定与临床疗效有关。 利奈唑胺强大的体液和组织穿透性 临床疗效差异的原因之一 PK/PD的差异 * 代谢 代谢:药物被机体吸收后,在体内各种酶以及体液环境作用下,可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导致药物化学结构上的转变,这就是药物的代谢过程。 主要排泄途径: 肾脏排泄:代谢产物,原药 胆汁排泄:胆汁分泌至肠道,经粪便排出 乳汁、唾液、呼气、汗腺等排泄 药物代谢的临床意义 使药物失去活性 磺胺类药物 乙酰化 代谢物(无活性) 使药物降低活性 氯丙嗪 去甲氯丙嗪(活性下降) 使药物活性增强 非那西丁→对乙酰氨基酚 使药理作用激活 左旋多巴 酶解脱羧 多巴胺 产生毒性代谢物 异烟肼→乙酰肼(肝损害) * 临床应用案例 吗啡取代杜冷丁 盐酸哌替啶的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易引起神经毒性,且其代谢产物半衰期较原药更长,易引起去甲哌替啶的蓄积,从而造成毒性。 环磷酰胺不能体外给药 环磷酰胺属前体药物,在体外无活性,在体内被肝微粒体酶激活,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 排泄 排泄:是指体内原型药物或其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主要排泄途径: 肾脏排泄:代谢产物,原药 胆汁排泄:胆汁分泌至肠道,经粪便排出 乳汁、唾液、呼气、汗腺等排泄 药物咨询案例 患者:女,28岁,孕13周 诊断:支原体感染 咨询:是否可使用抗生素,可使用哪种抗生素 红霉素or阿奇霉素? 妊娠等级:均为B级 胎盘屏障:均可透过 抗菌能力:阿奇霉素>红霉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olyWorkV11培训指南.pdf VIP
- 高中英语名词性从句优秀课件-名词性从句课件p.pptx VIP
- 三方询价合同.doc VIP
- 2025浙能集团甘肃有限公司新能源项目招聘2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考试复习题库-上(选择题汇总).docx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新《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考试复习题库(浓缩500题).docx
- 2025浙能集团甘肃有限公司新能源项目招聘22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云南省临沧市某中学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政务大数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