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4级生科海技专业有机化学实验内容..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级生科海技专业有机化学实验内容.

2014级专业有机化学实验内容 实验1 简单玻璃工操作 (5学时)p41-45 一、实验目的 熟悉拉制滴管、毛细管、玻璃弯管的基本操作 二、器材 直径7mm玻璃管、直径4mm玻璃棒,锉刀,直尺,喷灯,镊子 二、实验步骤与要求 1、直形滴管2支、弯形滴管1支(二者需外缘突出) 用直径7mm玻璃管拉制。每支总长约15cm,细端内径约1.5mm、长3~4cm。细端口要熔光、粗端口在火焰中均匀软化后垂直于石棉网按压使外缘突出。 2、真空毛细管2支 (ref. p97装置图) 用直径7mm玻璃管拉制。真空毛细管内径0.1~0.5mm。粗端口要熔光,但细端口不得熔光。 3、熔点毛细管管4根 用直径7mm玻璃管拉制。熔点毛细管内径约1mm,长度6~7cm,一端熔封(或者将长度约15cm的毛细管两端熔封,待使用时从中间截断)。 4、直角弯管1根 用直径7mm玻璃管拉制。宽约8cm、长约15cm,应在同一平面。需2次或更多次弯折。弯管需进行熔光和退火处理。 5、涂布棒2根、细玻棒1根 用直径4mm玻璃棒弯制。 涂布棒宽约5cm、长约15cm。 细玻棒长15cm~20cm。 前者同样需在同一平面和退火,二者皆需熔光。 其它注意事项: (1) 用锉刀划痕时应沿同一方向; (2) 防止划伤 折断玻璃管(玻璃棒)时,锉刀划痕向外,两手握划痕两侧,向外用力使折断(不要正对着其他人)。 (3) 避免烫伤 喷灯点火和在操作过程中,火焰不要正对着操作者和其他人;灼热的玻璃需放置于石棉网上,待冷却后才能直接接触。 (4) 制品需上交并登记 (5) 实验结果按小组报告、实验报告每人一份。 实验报告: 注意是否熔光、外缘突出等 真空毛细管细端口不可熔光 实验2 熔点的测定 (4学时)p54-61 一、实验目的 采用毛细管法和熔点仪法测定提供样品的熔点 二、基本原理 结晶物质受热,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可视为该物质的熔点。物质开始熔化至完全熔化的温度范围称为熔程。 如果结晶物质不纯,一般熔点降低、熔程变长。 三、实验步骤 1、毛细管法测定熔点 (1) 用烧瓶夹固定提勒管于铁架台,调整双顶丝的位置使便于加热,调整烧瓶夹的位置和方向,使提勒管保持垂直,向提勒管中倒入导热硅油(液体石蜡),并使液面在上交叉口以上; (2) 将待测品用洁净真空塞研细; (3) 使倒置毛细熔点管开口端插入粉末中,以毛细管开口向上的形式放入垂直置于桌面的玻璃管中,使熔点毛细管垂直下落, 重复操作至毛细管内样品高度约2~3mm; (4) 剪取小段橡胶管将熔点毛细管和温度计套在一起,调整橡胶圈和毛细管的位置,以使橡胶圈在毛细管的上部、样品在温度计水银球附近; (5) 用线绳将温度计悬挂于固定在铁架台上的另一烧瓶夹上,调整该烧瓶夹使温度计垂直浸入提勒管的正中间,并使温度计水银球处于上下交叉口之间的中部; (6) 以较快的速度加热提勒管,粗测样品的熔点范围; (7) 更换另一新装样品的熔点毛细管,先以较快速度加热,至距估计熔点10~15oC时,缓慢加热(1~2oC/min),分别读取样品初熔(样品开始塌陷)和全熔时的温度,即为待测样品熔程的始、终点; (8) 待提勒管内温度降至上述熔点以下30oC以后,更换另一新装样品的熔点毛细管,重复测试熔点。 测试4次,并记录每次的熔程起始、终止点温度,取熔程平均值为所测样品熔程。 2、熔点仪法测试熔点 取少量样品粉末放于载玻片上,样品之上加盖玻片,调整显微镜视镜高度,观察待测物晶形。 先以较快加热速度升温,至估计熔点以下15oC左右,换开微调旋钮,以1~2oC/min速度升温,记录结晶始熔、全熔温度。 停止加热、开动冷风,使降温至测试熔点30oC以下,更换另外准备好的样品,重新测试熔点。 取4次测试熔程(始熔、全熔)的平均值作为待测样品的熔程。 3、上报2种测试方法获得的测试熔程与平均熔程 实验3 乙酰苯胺的重结晶 (6学时)p70-81 一、实验目的 掌握重结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 二、基本原理 固体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温度密切相关。一般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 将不纯固体有机物溶于热的适当溶剂使成近饱和溶液,以活性炭脱除有色杂质。热过滤后冷却,利用固体有机物在高、低温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使固体有机物呈结晶析出,从而与杂质分离开来。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 台称天平;电热套(或集热式磁力搅拌器);电吹风;铁架台及铁夹;量筒;100ml单口烧瓶;球形冷凝管;橡胶管;短颈漏斗;100ml三角瓶;布氏漏斗;玻璃棒;表面皿;水循环泵;抽滤瓶;干燥箱;滤纸;称量纸等 试剂: 粗乙酰苯胺;活性炭;水;沸石等 四、实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angsh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