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辽宁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临考背诵要点七.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临考背诵要点七
相关推荐: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2014辽宁教师招聘最新招考资讯
第七章 动机与情绪情感
一、
《内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说明情绪情感具有健康的功能,能够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则作为诱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
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可以将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根据动机产生的源泉不同,可以将动机区分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依据动机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动机分为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
德西效应:适度的奖赏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奖赏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物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
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动机的最佳水平随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人们保持与他人的亲密关系的原因:合作、情谊、归属。
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建立在需要层次理论上。
动机理论:本能理论、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认知与期待理论。动机力量=效价*期待
动机力量指目标激发人的内部力量的强度,效价目标对个人的价值,期待指个人依据经验判断达到目标的可能性。
情绪三方面:在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在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在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
人类四种基本情绪: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三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1.动机:是指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2.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3.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4.交往动机: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
5.工作动机:最有效能、最为复杂的社会性动机之一,一种使个体努力工作,高质量地创新并不断完善自己工作的动机。
6.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衡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7.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
8.外在动机:是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
9.成就动机: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对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会努力去克服困难,尽力达成目标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10.情绪情感: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11.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
12.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二、简答:
1.动机具有哪些功能?
(1)激活功能:它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
(2)指向功能:动机使个体进入活动状态之后,还能指引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方向。
(3)调节与维持功能:动机也决定个体行为的久暂性,在没有达到目标之前,行为一直存在。
2.动机产生依赖于哪些条件? 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个体内在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则作为诱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
在动机中,需要与诱因是紧密相连的。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使活动朝向外界的诱因,使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诱因的吸引降低,动机的强度也随之减弱或消失。
3.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的区别表现在哪里?
两者产生的源泉不同:外在动机是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
4.高成就动机者具有哪些特征?
(1)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喜欢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富于创造性。
(2)具有坚定信念:目标明确,持之以恒,不怕困难。
(3)正确的归因方式:将成功归因于能力与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这种可变的内在因素上。
5.简要说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需要分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层次。
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它们组成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金字塔”形需要层次。在需要层次中,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于工作会占据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
6.说明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需要的角度:情绪更多地是与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情感更多地是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
(2)发生早晚的角度:从发生的角度来看,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
(3)反映特点的角度: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与外显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
7.情绪表达的方式有哪些?
(1)面部表情:是由面部肌肉和腺体变化来表现情绪的,是由眉、眼、鼻、嘴的不同组合构成的,是情绪表达的基本方式。
(2)身段表情:是受人的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