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书与做人
读 书 与 做 人
(余江根据李汉荣先生在略阳县天津高级中学的演讲记录整理,经李汉荣先生亲自修正)
今天我们能在这里见一面非常不容易啊,我与绝大多数人没见过,为此我们准备了几千年,也许是几十亿年。几千年,是说我们的文明史已经有几千年;说几十亿年,那是说地球的演化。很久很久以前,宇宙还是一锅混沌的“原始汤”,大约五十亿年前,地球慢慢形成了,所以说为了今天的相会,我们准备了几十亿年。我们的相聚是一种缘。因为有五十亿年的准备,才会有今天的相聚。
天津高级中学新建于青山绿水间,为什么这里的山很秀、水很清,那是被你们的青春气息所感染的。去年的12月25日,在你们学校举办过第一届诗文朗诵会,我的拙作经你们的朗诵,那琅琅的声音依然回荡在蹇家坝的山水间。我的文字只能说是半成品,只有经过同学们的理解和朗读,意境才能升华。如果说我的文章对你们有启发帮助,那是经过了你们的再次加工,心灵得到共鸣形成的。
作为略阳一中曾经的老师、你们的长者,今天我与大家一起,简单谈谈对读书、对人生的理解。
一、读书就是学做人
先说读书。学生,以学为生。书生,以书为生。坐在这里,我有很多话要说,但我又无话可说,因为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已把该说的话都说了。《论语》被誉为心灵的经典。生而为人,先要学做人。因为在来到人世之前,我们从来没有做过人,虽说佛教有前生、今生、来生之说,但我们实实在在作为人来到来到世上,此生确是第一次。所以人生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论语》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开篇,大有深意。我们都是第一次做人,所以要学会做人。我们能成为一个人不容易,这是我们唯一的一次做人,唯一的一次人生。做人的过程就是学做人。《论语》开篇,对天地宏大悠久都没有说,先说怎样做人,讲做人的方法和理念,讲人生的价值观。你看,前人把他们的思想都留在典籍中了。开章第一句说做人,我们读的是前人的遗训,要把我们的心灵陶冶好。以文来化人,从而成为有学问的人。
《论语》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说的是感情。感情就是感人之情。情有亲情、友情、爱情……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今天带着善意来了,给大家带来了快乐,我们的相聚是一种缘。昨天的朗诵会上,春黎文学社吟唱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与会的朋友有的掉眼泪了,我也感受到这份深情。第二句话是说,我们来到人世,要做一个有情义的人。不仅对朋友要有感情,而且我们可以推人及物,把朋友的范围扩展到自然万物,万物都是我们今生的朋友。路边的一朵花,它为了见你,准备了几万年,花儿为你而来,这是花儿与你的缘分。泉水在地下摸着黑流淌,走了几万年,为了见你,它从地底下出来了,这是泉水对你的情意。天空的鸟儿为什么飞到你的头顶,这是偶然吗?偶然里面有必然,这也是缘分。
第三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就是怨恨、恼怒。别人不知我是李汉荣,当我是普通人(我本来也是普通人),能平等相待,不也挺好吗?你很有本事别人没重用你,你做了好事别人没有褒奖你,你也不要生气,能够正确对待人们的误解、能够正确对待他人不公正的批评,这就是君子应有的气度。做一个君子,做一个有气度、有胸怀的人,即有道德的人。
概括起来说,《论语·学而》第一句是教导我们做个有学问的人,第二句是教导我们做个有感情的人,第三句是教导我们做个有道德的人。我认为,一部论语都是围绕着这三句话展开来说的。这三句点中了人生的穴位,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三句话,你就是个高尚的人。
二、读书才能知善恶
古人是怎么读书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这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劝学》中的名句。这句诗不是说重男轻女,只有男儿才可以读书。古时候的物质生活没有现在这么丰富,生产力较低,一切都要靠自己去做,男女分工是很明确的,女子在家纺线、织布、做饭、教子,男儿读书求道,出去治国平天下。古代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三更半夜时还在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又得起床忙碌开了。这说的是勤奋。干什么都不容易,不勤快不行,比如做豆腐,开始要在地里种豆、耕耘、收割、脱粒,山一样高的一堆豆杆,豆子脱粒了也许只有,一斤豆子磨成豆浆点成豆腐才一点点大,做成豆腐干就更小。
我这不算讲课啊,你们王校长(注:略阳天津高中的王若飞)龙飞凤舞般的板书、天马行空一样的讲述,比我高明多了。
宋人黄庭坚说了“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觉面目可憎。”我们平时与人交往,说三句话,你再在他的脸上停留30秒,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境界。真正的读书人内心是干净的、丰富的,他洋溢的气息也是不一样的,有一种书卷气。人是个能量场,是个气场。每个人的肉身都差不多,区别在于气息、气质。气质来源于什么?在于读书。与人交往就是在释放这种气息。 人活在这个世上,不仅要读文学书,读哲学书,读历史书,读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