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解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介绍了解李白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2、通过《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教学了解李白诗歌落想天外的浪漫主义风格。?? ??3、通过其他三首诗歌了解李白不同内容诗歌的不同特点以及艺术风格。?? ??4、通过这四首诗歌体会李白豪放飘逸而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 李白素有“诗仙”之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最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藉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东),生于碎叶(今巴尔克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25岁始离川在各地漫游。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 李白的出身及经历具有传奇性,不论生、死还是经历都存在很多谜,其创作也出奇。前人评李白思想及创作,多用一个“奇”字。如“以奇文取称”(元稹)、“才大语终奇”(钱起)、“才矣奇矣”(白居易),这类评价语很多。其他如贺知章所说“谪仙”、杜甫所谓“佯狂”,以至诸如令力士脱靴和骑鲸飞升之说,虽不言奇,但“奇”寓于中。? 杜甫很敬佩李白,在《春日忆李白》写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突出的是李白在诗中所表现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这种个性,有些用“豪放飘逸”“豪爽感激”“豪迈俊逸”来概括,虽说法有所不同,但都突出一个“豪”字。联系他的《将进酒》《蜀道难》。等等诗歌,可以看出他的诗往往透过“豪”的表面寓于“悲”的实质,在悲感至极就以豪语出之。这正是李白个性的基本特征。?1、读书时期??[25岁以前]???通读百家????习剑任侠??????求仙访道????思想复杂?? 2、第一次漫游[25──42]???辞亲远游????酒隐安陆?????十年活动????名动京师?? 3、长安三年??[42──45]???应昭入京????供奉翰林?????????得罪权贵????自请放还?? 4、第二次漫游[45──55]???客居梁园????喜逢高杜???????漫游寻仙????忧心国事?? 5、战乱时期??[55──62]???避居庐山????流放夜郎??????????奉节遇赦????病卒当涂??2、作品背景? 这首诗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3.解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 文体知识: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歌行体。?三、整体感知? 1、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听出节奏,听出感情基调? 2、学生朗读或默读课文,圈点难字生词,结合注释理解。? 解释下列加点词? 我欲因之梦吴越:??⑵栗深林兮惊层巅:? 虎鼓瑟兮风为马:?⑷失向来之烟霞:?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6)势拔五岳掩赤城: 烟涛微茫信难求:? 3、学生进一步朗读,勾画过渡性语句,理清思路。? 从全诗看,哪些是写实,哪些是写虚(梦)?? 梦中仙境写了哪些图景?? 4、理清本诗结构?四、课时小结? 这首诗作者用奇特的夸张描写了天姥山的雄姿,以主要的笔墨借助想像描绘了梦游天姥的情景,突出地展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风格。全诗通过梦境的描写反映了作者政治上的不得意和对权贵的不妥协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消极的避世态度。?第二课时文本研习?1、研习第一节? 齐读第一节? 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2、研习第二节? 学生齐读第二节? 小组交流: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l-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

文档评论(0)

4411134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