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3识点整理.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三 文化发展历程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孔子的学说 (一)历史地位: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二)思想主张: 1.思想核心:“仁”和“礼” “仁”:“仁者爱人”,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 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礼”:“克己复礼”,克制自己,复合礼制,实质是维护西周时期 的周礼(等级秩序),具有保守性。 2.政治思想:“为政以德”,改良政治。 3.鬼神观:持怀疑态度,主张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4.教育思想:(最早创办私学的人之一,打破了西周官府垄断教育) ①“有教无类”:受教育者范围扩大(指导原则) ②“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特点,采取不同方法启发诱导(教学方法) 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温故而知新” 坚持正确意见,“当仁不让于师” (学习方法) 《道德经》 (一)历史地位:(春秋时期楚国人)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二)著作:《道德经》又称《老子》,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的著作、哲理。 (三)思想主张: 哲学思想:①“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 ②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剔除了“天命论”的绝对权威。 ③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无事取天下” (四)影响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孟子.荀子与儒家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4、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五.孙膑与兵家 春秋时期孙武的《孙子兵法》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 2、孙膑与《孙膑兵法》:重视战争规律 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儒家思想孕育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道家思想是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其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改革家的理论武器。 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①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② 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③ 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第三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一)历史背景: 社会背景: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盛行时间:从汉高祖刘邦至汉武帝即位约70年 地 位:政治上的指导思想,社会上居支配地位。 (二)派别:属于道家学说:黄帝学说(养生)和老子学说(治国) (三)特点: 来源:早期道家理论为基础,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 内容:“无为而无不为”“待时而动”“因时制宜”(积极无为思想) (四)作用: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但到汉武帝时被新儒学取代。 (1)思想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2)理论基础:“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 (3)新儒学主要增加了四方面的内容:① 天人感应 ② 君权神授 ③ 三纲五常 ④ 大一统 (4)思想核心:大一统(“新”所在) (三)评价(历史意义): A.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神化皇权; B.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C.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限制君主的权利,使君主实行“仁政”; (四)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①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有积极作用(根本原因) ②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③汉武帝通过起用儒士参政、兴办太学和地方郡学、将儒家经典确定为教科书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第4课 宋明理学 儒学的危机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P课文第16页) 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 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系统,即理学。 二、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二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理学集大成者) 2.理学内容:“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3.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

文档评论(0)

kui9215282x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