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课件脾胃病证-6腹痛.pptVIP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内科学课件脾胃病证-6腹痛.ppt

2、湿热壅滞 临床表现:腹部胀满疼痛,痞满拒按,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胸闷不舒,烦渴引饮,身热自汗,小便短赤,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证机概要:湿热内结,气机壅滞,腑气不通。 治法:通腑泻热,行气导滞。 方药:承气汤。 大黄:苦寒泻热,攻下燥屎; 芒硝:咸寒软坚,清燥破结; 厚朴、枳实:破气导滞,消痞除满。 3、饮食停滞 临床表现: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痛而欲泻,泻后痛减,粪便奇臭,或大便秘结;苔厚腻,脉滑。 证机概要:食滞内停,运华失司,胃肠不和。 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3、方药:枳实导滞丸。 大黄、枳实、神曲:消食导滞; 黄芩、黄连、泽泻:清热化湿; 白术、茯苓:健脾和胃。 4、肝郁气滞 临床表现:脘腹疼痛,痛无定处,痛引少腹,或攻窜两胁,时聚时散,得嗳气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证机概要: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疏泄失司。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 柴胡、枳壳、香附、陈皮:疏肝理气; 芍药、甘草:缓急止痛; 川芎:行气活血 5、瘀血阻滞 临床表现:腹痛较剧,痛如针刺,痛处固定,舌质紫黯,脉细涩。 证机概要:瘀血内停,气机阻滞,脉络不通。 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 桃仁、红花、牛膝祛瘀活血。 当归、川芎、赤芍、甘草养血和营。 延胡索、蒲黄、五灵脂化瘀止痛。 香附、乌药、青皮行气活血、 6、中脏虚寒 临床表现: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形寒肢冷,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无华,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证机概要:中阳不振,气血不足,失于温养。 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方药:小建中汤。 桂枝、干姜、附子温阳散寒。 芍药、炙甘草缓急止痛。 党参、白术益气补中。 饴糖、大枣甘温补中。 预后转归 (1)体质好,病程短,正气足:预后好; (2)体质差,病程长,正气不足:预后差; (3)身体羸瘦,正气日衰:难治; (4)腹痛暴急,伴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为虚脱,当积极抢救。 病例讨论 患者刘某,男,35岁。腹痛胀痛3天,伴有胸闷,烦渴,便秘,身热自汗,腹部痞满拒按,小便赤涩,舌苔黄腻,脉滑数。 请分析本例的中医诊断、辨证、治则与方药。 脾胃病证 第六节 腹痛 一 概述 (一)定义 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二)源流 1、《内经》:最早提出腹痛病名,《素问》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 提出寒邪、热邪客于肠胃可引起腹痛,其发生与脾、胃、大小肠、膀胱等脏腑相关。 2、张仲景:诊法上创新:“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拟定了附子粳米汤、厚朴三物汤治疗不同病因所致的腹痛;从辨证治疗及拟方用药方面,开创了治疗腹痛之先河。 3、《诸病源候论》对腹痛病机论述较详尽,认为腹痛由于“正气与邪气交争相击故痛”。 4、《仁斋直指方》:将腹痛分类、对不同腹痛进行鉴别。 5、李东垣将腹痛按三阴经及杂病进行辨证论治,强调“通则不痛”的病理学说,并在治疗原则上提出“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痛去矣” 6、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总结前人治疗腹痛的经验,认为腹痛“在脏者,以肝、脾、肾为主,在腑者以肠胃为先”,治法强调以“通”为主,或“通”、“补”兼施,迄今仍为临床所效法 (三)范围 1、本节讨论内科腹痛,外科、妇科不在本节范围。 2、痢疾、霍乱、积聚、臌胀、虫证等病证出现的腹痛症状,参考有关章节。 3、西医学的内科腹痛如急慢性胰腺炎、胃肠痉挛、不完全性肠梗阻、结核性腹膜炎、腹型过敏性紫癜、肠道激惹综合征、消化不良性腹痛、输尿管结石等,以腹痛为主要表现者,可参考本节辨证治疗。 二 病因病机 1外感时邪 寒凝气滞 传 腑 腹 伤于暑热 导 气 寒郁化热 失 不 湿热壅滞 职 通 痛 2、饮食不节 损伤脾胃 脾 气 腑 暴饮暴食 饮食停滞 失 机 气 腹 肥甘厚腻 酿生湿热 健 失 不 痛 饮食不洁

文档评论(0)

kfcel58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