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场地等级: 一级场地:(复杂场地)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1、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2、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3、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强烈破坏;4、地形地貌复杂;5、有影响工程的多层地下水、岩溶裂隙水或其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专门研究的场地。 场地等级: 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1、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2、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3、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坏;4、地形地貌较复杂;5、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场地。 场地等级: 三级场地:(简单场地)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1、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小于6度,或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2、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3、地质环境基本未受破坏;4、地形地貌简单;5、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 从一级开始,向二级、三级推定,以最先满足的为准; 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划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确定。 地基等级: 一级地基(复杂地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1、岩土种类多,很不均匀,性质变化大,需特殊处理;2、严重湿陷、膨胀、盐渍、污染的特殊性岩土,以及其他情况复杂,需作专门处理的岩土。 多年冻土情况特殊,勘察经验不多,应列为一级地基。严重湿陷、膨胀、盐渍、污染的特殊性岩土指自重湿陷性土、三级非自重湿陷性土、三级膨胀土等。 地基等级: 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1、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2、除本条第1款规定以外的特殊性岩土。 三级地基(简单地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1、岩土种类单一,均匀,性质变化不大;2、无特殊性岩土。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甲级 在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中,有一项或多项为一级; 乙级 除勘察等级为甲级和丙级以外的勘察项目; 丙级 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 第二节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划分 及相应阶段的勘察任务 根据我国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和数十年勘察工作的经验,勘察工作宜分段进行。1、勘察是探索性很强的工作,总是由粗而细,由浅而深,不可能一步到位;2、各设计阶段对勘察成果也有不同的要求。 一般划分为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三个阶段。 各行业设计阶段的划分不完全一致,工程规模和要求各不相同,场地和地基的复杂程度差别很大,要求每个工程都分阶段勘察是不实际也是不必要的。对城市和工业区,一般已经积累了大量工程勘察资料,当建筑物平面布置已经确定时,可以直接进行详勘,对高层建筑和其他重要重要工程仍宜分阶段进行。核电厂岩土工程勘察划分为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工程建造等五个勘察阶段。 第二节 砂土地基的液化 饱和砂层,其孔隙全部为自由水所充填时,受震动力往复剪切作用,使砂土颗粒骨架结构瞬间发生破坏,导致孔隙水压力骤升,砂土抗剪强度消失,从固体状态变化为粘滞流体的现象,称为“液化”。 危害: 岩土体失稳 地基承载力丧失 大面积喷水冒砂 基础沉降及不均匀沉降 (1)按成因分为: ① 地震砂土液化 机理:松散、饱和的砂土在受到地震瞬间振动时,产生振动增密→孔隙减小,若孔隙比较大、排水条件较差时,必然导致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产生超静孔隙水压力),因总应力不变,所以有效应力急剧降低→抗剪强度骤降,当u=σ时,τ≈0→砂土在瞬间变为接近流体的状态→完全液化。 ② 动力机器基础振动液化 机理:随着振动循环荷载的作用,每次应力循环后都会残留一定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孔隙水压力不断累积上升→有效应力急剧降低→剪应力≥抗剪强度→ 地基土也会变为接近流体的状态→准液化。 ③ 加荷速率过快产生的液化(在静力作用下) 机理:松散、饱和的粉细砂、透水性差的淤泥质土,当所承受的荷载增量较大、较快时,若排水条件不畅时,超静孔隙水压力不断累积→有效应力急剧降低→剪应力≥抗剪强度→地基土也会变为接近流体的状态→准液化。 ⑵影响砂土液化的因素 ①土层条件 1)相对密度(Dr、e):影响土的强度; 2)颗粒特征:影响e 、△e,平均粒径(D50,越细越容易, D50=0.1mm的土最容易 )、不均匀系数(Cu,越小越容易,粘粒含量越高越不容易)、形状(圆的比棱角的容易)等; 3)透水性:影响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渗透系数(K越低越容易); 4)土层厚度及结构:影响排水条件,上部为粘性土的双层结构最容易; 5)形成年代:越新越容易,Q3及以前的不会发生液化; 6)结构性:扰动的比胶结的容易发生液化; 7)压密状态:OCR。 ②地震作用强度 1)振动幅度:影响振动增密,a、V或位移; 2)振动历时:影响超静孔隙水压力的积累; 3)频率或周期特性:影响共振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