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公掇刀--这种写作方式
关公掇刀,感受三国历史的荡气回肠--关注荆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二 双击自动滚屏??? 作者:象山龙女??? 发布时间:2009-2-23 10:39:29??? 阅读:424次
? “掇刀”地名的由来
掇刀,位于荆门市南郊。2001年,掇刀区成立,成为我市经济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片热土。在文化上,掇刀更是一本耐人寻味的史书,漫漫岁月记录着各个不同时期留下的众多有影响的珍贵史料。就连“掇刀”这个地名的来历,也饱含着悠久的历史韵味。
原来掇刀这块地方叫凤凰铺,相传春秋时白公胜之妻贞姬曾在此驯鸟,是中原万鸟之神凤凰栖息的地方,故名凤凰铺。后来被称为“掇刀”,是因三国名将关羽在此屯兵时,将刀掇于巨石而得名。
“关公与掇刀”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已久:公元209至219年,蜀国大将关羽屯军练兵于掇刀。某天,关羽得知东吴大将吕蒙袭取荆州的消息后,心急如焚,急从襄阳挥师南下,欲与吕蒙决一死战,收复荆州。关羽单枪匹马赶到了凤凰铺,后续部队尚未到达,于是独自站在原来营帐前的巨石上,心中又急又恼。暗道:想我关某纵横天下,所向无敌,单刀赴会,英雄孰比;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怒斩庞德,威震华夏。今东吴鼠辈,竟敢取我荆州,真乃欺人太甚,我与之誓不两立!关羽越思越恼,于是高高提起青龙偃月刀,狠狠地向身旁的巨石上一掇,只听得一声轰鸣,火星四溅,惊得满山鸟飞兽逃,宝刀已深深陷入石罅之中,再欲拔起时,已比撼山还难。关羽偶然想起这里原名青龙隘口,莫非中了青龙之计!但宝刀入石,已成事实,料难取出,只好放弃宝刀,让它世世代代留存在这里。说也奇怪,大刀竖在巨石之中,只能左右摇动,任你多大神力,也别想将它拔出来。自此,这里被人们习惯地称之为掇刀石,沿用至今。
而《荆门州志》中的一段文字记载,也为掇刀地名的由来提供了史实依据。书中这样写道:“(掇刀石)州南二十里,在虎牙关南黄岭铺北。周围数十里,地面高敞。关夫子往来荆襄,常屯兵于此。帐前有石,尝竖青龙刀于石罅中。今以手摩之辄动,然千夫之力不能举也,故名掇刀石。迨后修夫子祠,覆刀于内。祠外有马跑泉,遗迹存焉。”从以上这段文字记载,可见掇刀关帝庙在清初以前就已具规模,“掇刀”亦因关公掇刀石而得名。
关公留下的传说
“掇刀”地名的由来,足见后人对关公的崇拜。这位三国时期的蜀国名将,有着充满英雄传奇的一生,被后人推举为“忠”、“信”、“义”、“勇”集于一身的道德楷模,在广大普通群众中也深入人心。他作为忠义和财富之神的重要影响延续了1000多年,在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乃至全球华侨、华人圈,到处都有他的信徒和崇拜者。
在掇刀,留下了许多与关公有关的传说。这些传说与掇刀地理位置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的至今遗迹尚存。
“现在掇刀区双喜村一、二组一带约3平方公里范围内,现存‘望兵石’、‘关坡’、‘上马礅’、‘饮马槽’、‘荆襄古道’等遗址,而关于这些遗址的传说也基本被保留了下来。”掇刀区政协秘书长、《掇刀自古耀雄风》一书的作者陈可文曾对这些遗址进行过实地探访和研究:关坡是一条很陡的石坡路,在关坡一块巨大的岩石上留有一双深深的脚印,这块巨石便是“望兵石”。望兵石方圆十里,青石林立,块块石头皆朝北方。相传,关坡周围原先并没有什么大石头,道路也是相当平坦的,当年,东吴大将吕蒙袭取荆州,关羽急于夺回,由于赤兔马太快,飞奔至此,大队人马已落后很远,心急的关羽站在关坡上盼望援兵,因嫌脚下的石头太低,看不清,于是大吼一声:“顽石抬起头来!”接着只听得格格作响,脚下的巨石突起。至今,这块巨石上还有两个深深的脚印。当时不仅关羽脚下的巨石突起,而且满山的石头都翘首北望,宛如千军万马埋伏在山坡上。后来,吕蒙领兵来到这里,见满山尽是“伏兵”,以为是关羽的伏兵之计,吓得转身就跑。至今当地还流传着“一声怒吼鬼神惊,满山石头把头伸。犹如诸葛八卦阵,吓退吕蒙百万兵。”的民谣。而“饮马槽”的传说讲的是,关羽心爱的坐骑赤兔马对饮水特别苛刻,不随处饮水,关羽就命令马倌在石板上凿槽盛水,专供赤兔马饮用,现在的饮马槽仍在双喜村水口采石场附近。
在掇刀区掇刀渔场一组,三干渠桥东下坡处,有一眼终年不涸的泉水被称为“马跑泉”。这里,同样流传着一段优美的传说:大约在公元219年,关羽攻打襄樊时,被敌军射中右臂,他悄悄回到掇刀石大本营,请神医华佗为其刮骨疗毒。在养箭伤期间,关羽忽闻东吴吕蒙病危,连忙抽调荆州大半兵马进攻樊城。一日,关羽从荆州又返樊城前线,到掇刀石大营已是夜半时分,人困马乏,也来不及进大营休息,他便将赤兔马放去缰绳,自己坐地歇息。赤兔马奔波时久,又困又渴,欲寻清水饮用。苦于久旱无雨,清水难寻。赤兔马本是名马,它饮水的要求也很高,一般的水它是不饮用的。它便在长坂坡前到处转悠。一勾新月高挂天空,夜色中赤兔马怎么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