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20121019内燃机缸内流动讲义.pptVIP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讲20121019内燃机缸内流动讲义

* * * §4 内燃机缸内流动的演变 上止点附近 形状因子对湍流的影响:比较燃烧室C和A(基准燃烧室) 在-18~-5°A TDC, 形状的影响度介于 0.086~0.117之间, 随活塞上行逐渐增大, 在接近上止点时趋于不变。 * §4 内燃机缸内流动的演变 上止点附近湍流 3个因素共同作用:比较燃烧室D和A(基准燃烧室) 估算总增幅相对 计算总增幅的误差为 32.4~46.4%。 这说明, 在转速、压缩比不变的情况下, 湍流强度的实际变化不等于 这三个因素影响的简单迭加。 * 曲轴转角 perSR αSR×perSR perCF αCF×perCF perSF αSF×perSF 估算 计算 -18° ATDC 0.1184 0.055 0.6218 0.053413 0.4284 0.1499 0.2583 0.4822 -15° ATDC 0.1202 0.0549 0.6218 0.059594 0.4334 0.1797 0.2942 0.5298 -12° ATDC 0.1164 0.0516 0.6218 0.065618 0.4301 0.2102 0.3275 0.5569 -10° ATDC 0.1214 0.051978 0.622 0.068766 0.4260 0.2291 0.3498 0.5768 -8° ATDC 0.1256 0.051844 0.622 0.072406 0.4082 0.2337 0.3579 0.5897 -5° ATDC 0.1212 0.046422 0.622 0.071041 0.4235 0.2746 0.3920 0.5798 * 在-18°ATDC ~ -5°ATDC区间 形状因子的相对增幅最大62%,但因其影响度很小, 所以其引起的湍流强度增量仅为5.34~7.1%, 占估算总增幅的12~21%; 挤流强度的相对增幅虽只有42%左右, 其引起的湍流增量却为15~27.46%, 占估算总增幅的58~70%; 这主要是挤流的影响度高; 涡流比变化较小,其引起的湍流增量在5%左右, 占估算总增幅的18~20%。 * 本 次 课 结 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宋金瓯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2年10月 内燃机中的流体运动 * §3内燃机缸内流动的特点 缸内流动:平均流场存在循环变动,不可重复性 * 习惯上: 高频脉动、 低频脉动 低频脉动不是脉动,而是循环变动 * §3 内燃机缸内流动的形式 涡流: 在进气过程中形成的绕气缸轴线的气流运动称为进气涡流 在压缩过程中形成的有组织的旋转空气运动称为压缩涡流 §3 内燃机缸内流动的形式 * 表征涡流强弱的参数:涡流比 §3 内燃机缸内流动的形式 * 实验中测量涡流比方法 在稳流实验台上:SR=Vs/Vp Vs=2πNsRc Ns叶片风速仪转速,rev/s;Rc叶片风速仪旋转中心半径,m。 Vp=Q/Ac Q进入缸内的气体流量,m3/s;Ac气缸横截面积,m2。 §3 内燃机缸内流动的形式 * 稳流实验台测得的涡流比 不代表缸内涡流比,只是评判气道 缸内流体是一段时间累积量;实验台测量瞬态流量; 缸内涡流比初期受活塞影响,而实验测量不受活塞影响; 对混合气形成、燃烧产生影响的是进入燃烧室的涡流比。 * §3 内燃机缸内流动的特点 在上止点附近,大尺度的滚流破裂成小尺度的涡,湍流强度增大。 滚流 在进气过程中形成的,绕垂直于气缸轴线方向的有组织的空气旋流,称为滚流或横轴涡流 。 * §3 内燃机缸内流动的特点 直喷汽油机燃烧室 §3 内燃机缸内流动的特点 * 与燃烧室形状关系更紧密 与活塞位置关系密切 缸内滚流是压缩过程逐渐形成的 方向(旋转轴)确定 实验测得的滚流比 TR=Vt/Vp * §3 内燃机缸内流动的特点 当活塞下行时,燃烧室中的气体向外流到环形空间,产生膨胀流动,称为逆挤流。 挤流: 在压缩过程后期,活塞表面的某一部分和气缸盖彼此靠近时所产生的径向或横向气流运动称为挤压流动,又称挤流 。 §3 内燃机缸内流动的特点 * 式中:vp:活塞瞬时速度; Vp:活塞平均速度; d:活塞凹坑开口直径;D:气缸直径;z:缸盖到活塞顶面的距离;VB :燃烧室容积; A:气缸截面积 挤流比 * §4 内燃机缸内流动的演变 涡流比与角动量 涡流比 角动量 不考虑摩擦,角动量守恒 随旋转半径而改变 * §4 内燃机缸内流动的演变 35CAD ATDC进气初期: 气流与壁面相互作用最剧烈处,湍流很大 * §4 内燃机缸内流动的演变 115CAD ATDC进气中

文档评论(0)

ab1234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