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沉井施工方案解析
目 录
1.沉井工程概况 1
1.1沉井简介 1
1.2工程地质状况简介 2
2.施工部署 2
2.1沉井的主要施工方法选择 4
2.2沉井工艺流程 5
2.3施工阶段划分与施工内容概述 6
2.4主要施工机械与机具配备计划 8
2.5主要劳动力使用计划 9
3.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9
3.1工程测量 9
3.2井外深井降水与井内明排水结合的施工方法 11
3.3沉井制作方法与技术措施 11
3.4沉井下沉方法与技术措施 16
3.5沉井封底的主要方法 20
4.沉井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的主要措施 21
4.1沉井质量主控项目的检验标准 21
4.2沉井易渗漏部位的质量控制要点 21
4.3安全施工措施 21
沉井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梨川大桥第三标段东江大道隧道排水泵房原设计为连续墙、支护桩等支护形式的大开挖施工工艺,基坑开挖深度11.6m。考虑到大开挖对周边建筑的影响(周边为人民医院及居民住宅区),决定泵房施工采用沉井施工工艺,采用沉井施工可以大大缩短施工的工期、难度及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拟建的沉井泵房位于红川路与东江大道交汇处。
1.1沉井规模与构造
本工程的沉井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构筑物,外壁长12.20米,宽9.5米,壁厚0.8米。沉井总高度为11.3米左右,其顶面标高为6.3m,刃脚底标高为-5.3m。沉井底部的构造要求为:60cm厚C15素混凝土封底→90cm厚底板混凝土。
1.2沉井所选用的材料
(1)混凝土:沉井结构采用C40防水砼,抗渗等级P8,砼为商品混凝土。
(2)钢材:所有受力钢筋采用HRB335钢筋,其他采用R235钢筋;所有受弯钢材采用Q345钢材,其余可采用Q235钢板。
1.3钢筋混凝土保护层
(1)构筑物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为50mm,结构背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0mm。
1.4工程地质状况简介
1.4.1地层岩性
根据钻孔揭露,勘察区内揭露的地层依次为:覆盖层:混凝土(Qml)素填土(Qml)粉质粘土(Q4al)粉质粘土(Q4al)粉砂(Q4)淤泥(Q4mc)淤泥质粉质粘土(Q4mc)细砂(Q4)中砂(Q4)粗砂(Q4)岩土力学参数表.4.2水文地质
(1)地下水位
据钻孔揭露,隧址区地下水水位埋藏较浅,
(2)地下水赋存类型按地下水的赋存方式可划分为种类型,分别为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层中的孔隙潜水及赋存于基底岩石中的基岩裂隙水。
孔隙水主要赋存于中,,富水,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白垩系、中
(3)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勘察范围地处南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每年~9月份地下水,月~次年月地下水,。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内的地下水主要为赋存的孔隙潜水及基岩。第四系孔隙水的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量受大气降水的影响明显,基岩裂隙水主要靠第四系孔隙水的越流补给;地下水以地表蒸发和侧向迳流为主要排泄方式。2.1沉井的主要施工方法选择
沉井是用于深基础和地下构筑物施工的一种工艺技术,其原理是:在地面上或地坑内,先制作开口的钢筋混凝土井室,待井室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在井内挖土使土体逐渐降低,沉井井室依靠自重克服其与土壁之间的摩阻力,不断下沉直至设计标高,然后经就位校正后再进行封底处理。
沉井方法有多种选择,如: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一次制作、一次下沉和分节制作、分节下沉等。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沉井施工方法将作以下选择:
2.1.1沉井方法:采用排水下沉和干封底的工艺技术
根据对拟建场地的土层特征、地下水位及施工条件的综合分析,红川路与东江大道交汇处距东江距离较远,同时有北侧的地下连续墙止水,加上这个季节雨水较少,地下水位较低,对沉井施工较为有利,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本工程的沉井施工采用排水下沉和干封底的施工方法。
该方法可以在相对干燥的条件施工,挖土方便,容易控制均衡下沉,土层中的障碍物便于发现和清除,井室下沉时一旦发生倾斜也容易纠偏,而且封底的质量也可得到保证。
2.1.2制作与下沉方法:两节制作、一次下沉
沉井施工的一般方法为:一次制作、一次下沉;分节制作、一次下沉;多节制作、分节下沉(制作与下沉交替进行)。因本项目沉井高度为11.3m,根据现场条件,可采用先开挖5m基坑后进行沉井制作,第一次高度为6m,下沉至底标高后,再进行上节段的施工。因此应采用分节制作,一次下沉方法。沉井分节制作的高度,应保证其稳定性并能使其顺利下沉。第一节沉井高度为6m,沉井顶标高为6..3,起沉标高为1.30,沉入底标高为:-5.3;第二节沉井高度为5.3m。
2.1.3降水方法:井内明排降水与井外集水降水相结合
采用排水下沉和干封底的施工技术,关键是选择合理可行的降水方法,使降水效果满足排水下沉的技术要求。根据本工程的沉井施工特点分析,采用井内明排与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