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6年中考真题说明文阅读理解集锦
2006年中考说明文http://www.DearEDU.com
一、(2006年宁波市)共生:双赢的生存智慧①一提起生物进化,映入人们脑海的多半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八个字。在漫长的进化历史过程中,唯有战胜对手的幸运儿才能赢得大自然的青睐,拿到参加下一场物种角力的入场券。然而,大自然并不只是沿着单一的路线前行,“合则双赢,争则俱败”,体现互助与合作精神的共生或许是影响历史进程的另一重大因素。?? ②从表面上看,共生关系只是存在于残酷竞争中的权宜之计,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偶合而已。然而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却发现,这种生存战略同样是大自然的选择,是另一条进化道路——共生进化的产物。它提供了共生双方的任何一方不能产生的物质,带来了任何一方都不能产生的效率。?? ③共生的形态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它存在于各层次、各种类生物的互动之中。海葵虾,顾名思义,对美丽的海葵(腔肠动物)情有独钟,它总是夹着海葵浪迹于海底世界。一遇危险,自有长着含毒触角的海葵出面摆平。这样一来,海葵虾可以放心觅食,不必为安全多费心机;而生性慵懒、喜静不喜动的海葵只要从共生伙伴的食物中分一杯羹就足以果腹。?? ④动物之间的共生的现象是这样,植物与动物共生的现象也不少见。生活在墨西哥的一种蚂蚁把巢筑在刺槐中空的树干中,享用刺槐叶柄部位分泌的富含糖分的汁液。作为回报,蚂蚁则负责植物的安全工作,一旦刺槐的敌人——食叶昆虫及其幼虫、草食动物——靠近时,盛怒的蚁群就会蜂拥而出,与入侵者做殊死搏斗,直到把它们赶走。除此之外,蚂蚁还可以清除对刺槐造成威胁的寄生植物。当这些植物靠近时,蚂蚁就会毫不客气地上前啃掉它们的藤条和嫩芽。?? ⑤高等植物与真菌的共生早已为人类所熟知。在这种共生关系中,真菌的菌丝体长在植物的根部,吸收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而植物则可以从真菌的分解物中吸取养料。?? ⑥其实,在生物界发展的初期,不确定和不平衡因素充斥于物种之间,它们的关系表现出高度的对抗性。对抗越激烈,对自身乃至生物界造成的破坏就越大。这不仅破坏了生物之间的平衡,而且对生态发展造成灾害。要保持生态平衡,就要依靠生物共生所带来的正面作用。?? ⑦同样,共生现象也给人类很好的启示。?? (选自2005年6月号《世界博览》,有删改)?? 7.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语句,说说什么是“生物共生”。(3分)?? 8.生物共生存在于各种类生物的互动之中。本文列举了 、 和 三种类型的生物共生现象。(3分)?? 9.第①段中加点的“或许”在句中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10.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介绍了生物的共生现象。 B.本文语言平实准确而不乏生动形象。?? C.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D.本文主要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11.文章最后精悍到“共生现象也给人类很好的启示”,读了本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3分)?? 【参考答案】(一)7.生物共生是生物间互助合作,求得生存的一种形态(或生物共生是生物间为共生双方的任何一方提供它不能产生的物质,带来任何一方都不能产生的效率的生存形态)。(3分)?? 8.动物与动物 动物与植物 高等植物与真菌(3分。每格1分)9.“或许”表述十分恰当,符合科学性。(2分。只答“使语言准确”之类得1分)10.D(3分)11.例如:①共生是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只有服从这一规律,才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②人类的生存如同生物进化一样,不会只是单一的形式,我们应努力寻求合作共生。③“合则双赢,争则俱败”,我们应努力创建和谐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3分。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二、(四川攀枝花2006年)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9—23小题。(15分)“能吞能吐”的森林(1)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2)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它除了为人类提供木材及许多种生产生活的原料之外,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大约在四亿年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才产生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的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 (3)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6年中考数学模拟考试卷六 华东师大版.doc
- 2006年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十六 图形与坐标 北师大版.doc
- 2006年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十四 平移与旋转 北师大版.doc
- 2006年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 北师大版.doc
- 2006年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 北师大版.doc
- 2006年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第四章概率 北师大版.doc
- 2006年中考数学试题汇编及解析动态几何型综合题.doc
- 2006年中考模拟考试化学卷一 新课标 沪教版.doc
- 2006年中考模拟考试化学卷二 新课标 沪教版.doc
- 2006年中考模拟考试物理卷一 新课标 人教版.doc
- 多媒体辅助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人工智能的初中数学个性化学习策略效果评估与改进路径探索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零花钱消费行为与消费习惯养成的实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面向低质量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技术深度学习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语文数字化教学背景下教师教学画像构建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风险预警模型构建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工程中的施工安全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锂电池制造工艺创新对新能源汽车性能提升的影响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遮阳设计对建筑节能性能的模拟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特殊教育学校听障儿童言语康复训练的师资培训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